行业核心驱动因素 - 存储芯片市场迎来由AI驱动的“超级周期”,其特征是从“周期”向“结构”转变,由数据中心大容量存储需求高速增长及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共同推动 [2][5] - AI技术发展推动生成式AI从训练迈向规模化推理,北美云服务商加速部署高效能推理基础设施,AI服务日均调用量达数亿次,且单次请求数据量从KB级跃升至GB级,显著提升对存储带宽与容量的需求 [6] - 传统HDD因交付紧张、性能受限难以满足冷数据存储需求,推动SSD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AI向终端侧延伸带动AI手机、AI PC等设备对LPDDR5X、UFS 4.0等高端存储产品的需求 [6] 存储芯片价格走势 - 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三星电子计划第四季度将部分DRAM价格上调15%至30%,NAND闪存价格上调5%至10%,美光恢复报价后新价格普遍上涨约20%,闪迪上调NAND闪存报价约10% [3] - 预计第四季度服务器eSSD涨幅达10%以上,DDR5 RDIMM价格涨幅约10%到15%,Mobile嵌入式NAND涨幅约5%到10%,LPDDR4X/5X涨幅约10%到15%,PC端LPDDR5X/D5价格涨幅预计为10%到15%,cSSD价格涨幅达5%到10% [7] - 分析人士预计AI服务器存储产品的涨价潮或延续至2026年,随着北美云服务商释放积极的2026年全年DRAM需求展望,将带动DRAM整体需求增长及价格上涨 [2][7] 主要厂商动态与业绩 - 三星电子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2.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5.21亿元),同比增长31.81%,销售额为8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8.72%,环比增长15.33%,创下历史新高 [3] - 三星电子与OpenAI签署意向书,作为其战略存储合作伙伴,为“星际之门”项目提供半导体解决方案,OpenAI对存储芯片的月需求量预计高达90万片DRAM晶圆 [5] - 在AI服务器应用的HBM、DDR5 RDIMM、LPDDR5X产品市场上,SK海力士、三星电子、美光占据领先地位,预计2026年将持续快速将产能升级至先进制程,同时减少成熟制程产能比重 [7] 国内产业链公司状况 - 行业涨价为国内存储产业链上市公司带来乐观盈利预期,香农芯创、佰维存储、江波龙、兆易创新、澜起科技、德明利等存储芯片概念股股价均创下历史新高,从9月1日至10月20日,香农芯创涨幅超128%,德明利涨幅超90%,江波龙涨幅超86% [4] - 国内存储公司受益于“价格回升+国产替代”双重驱动,国产存储芯片在企业级市场快速渗透,如长江存储的企业级SSD已广泛用于阿里云、腾讯云等国内主流云服务商,在消费级市场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抢占份额 [8][9] - 佰维存储表示AI端侧产品放量成为第四季度主要增长引擎,其惠州封测制造基地运行稳定且产线保持较高稼动率,正在进行扩产以提升未来产能供给能力 [9] - 四季度为传统消费电子旺季,叠加“双十一”等促销节点,消费电子季节性复苏效应显著,带动国内存储芯片公司需求及开工情况呈现稳健复苏态势 [9]
存储芯片“超级周期”来临涨价潮预计延续至20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