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者适配为先 多机构调整基金风险等级
中国证券报·2025-10-22 05:46

行业动态概述 - 近期基金行业出现产品风险等级集中调整现象 多家公募机构和代销银行对旗下产品风险等级进行上调 [1][2] - 中信银行自10月15日起陆续调整17只代销资管产品风险等级 其中15只基金等级上调 仅2只下调 [1][2] - 富国基金对旗下31只产品进行风险等级调整 其中28只基金风险等级上调 包括近期涨幅较大的金ETF [3] - 天弘基金调升旗下6只基金风险等级 其中天弘添利债券等三只债券基金风险等级由R2调升至R3 三只指数增强基金由R3上调至R4 [3] - 海富通基金 融通基金近期同样公告了旗下基金风险等级的调整 [1][3] 风险等级调整的具体案例 -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超过76% 近一年回报率达92.25% 其风险等级由"中高风险"PR4提升至"高风险"PR5 [2] - 海富通策略收益债券基金股票仓位从2024年底的11.28%提升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15.29% 产品波动随之加大 风险等级上调 [5] 风险等级上调的驱动因素 - 波动率上升 最大回撤偏离倍数增加 规模下降是基金风险等级上调的主要触发因素 [1][4] - 对于债券基金 债市波动加剧与部分基金权益仓位的提升成为风险等级上调的两大推手 [1][5] - 北交所等基金尽管长期业绩表现抢眼 但基金净值短期波动较大 底层资产价格波动剧烈 投向成长性强 流动性相对不足的创新型企业 [4] - 债券市场整体波动加大 在股债"跷跷板"效应及利率政策预期变化影响下 债市波动率有所上升 [5] 对销售端和投资者的影响 - 基金风险等级调整已对基金销售端产生实质影响 银行系统将对风险不匹配的定投计划执行自动拦截 [1][6] - 若调整后产品风险评级高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 将导致扣款失败 连续三次扣款失败定投协议自动失效 [6] - 风险等级调整传递的"风险信号"引起投资者重视 投资者有必要定期审视所持基金的最新评级与风险提示文件 [6] - 银行客户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对于高风险产品格外谨慎 风险评级成为客户选择基金时的重要参考标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