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账本里的民生温度
 经济日报·2025-10-22 06:00
财政民生投入 - “十四五”以来民生领域财政投入规模近100万亿元,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1] - 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由2021年的1.9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1] - 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财政支出中,民生领域支出普遍占到总支出的七成以上[3] 社会保障体系 - 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过10.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27亿人[1] -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1] - 医疗方面累计安排资金超过800亿元,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1] 公共服务与教育 - 约13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1] - 近5万家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民生服务愈加丰富可及[1] 民生需求驱动的产业机遇 - 人口老龄化催生银发经济,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较大,养老服务供给仍需加强[2] - 环保意识拉动绿色消费,健康理念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2] - 大量老旧社区亟待维护改造,城镇化进程带来相关行业需求[2] 政策导向与宏观经济 - 宏观政策更加重视民生导向,首次提出“投资于人”[3] -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等政策举措陆续出台[3] - 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稳居前列,为民生改善奠定物质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