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转变产业政策,从提供补贴转为直接进行股权投资,以国家资本形式介入半导体、稀土、钢铁、锂矿等关键制造领域 [2][4][5] - 这一系列投资行为不仅是产业政策调整,更是基于地缘政治的战略响应,旨在解决供应链“卡脖子”问题,推动制造业回流,减少对海外特别是中国的依赖 [2][17][19] - 投资资金主要源自国会已批准的现有法案拨款,特朗普政府的创新在于将“补贴”变为“投资”,让政府在企业中拥有更直接的收益与话语权 [14][16] 美国政府投资的企业案例 - 美国钢铁:政府通过批准新日铁141亿美元收购案,以获得“黄金股权”的方式,未花费资金即取得对公司关闭工厂、总部迁移等重大事项的否决权 [8] - MP材料:国防部投资4亿美元获得这家美国唯一稀土开采加工企业15%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并额外提供1.5亿美元贷款支持其提升加工能力,目标是在2028年将永磁年产量提升至1万吨 [8][9][18] - 英特尔:商务部投资89亿美元换取芯片巨头9.9%的股权,资金使用受限制不得用于股东回报,并要求英特尔保持对晶圆代工业务至少51%的控制权 [10][11][19] - 美洲锂业:政府收购其5%股权及一个锂矿合资项目5%的股权,旨在推动北美最大锂储量矿区萨克帕斯锂矿的生产,第一阶段目标年产40000公吨电池级碳酸锂 [12][18] - Trilogy Metals:国防部出资3560万美元收购这家加拿大矿业公司10%的股权及认股权证,资金用于其在阿拉斯加的采矿项目 [12] 投资主体与资金来源 - 核心投资主体为商务部、能源部和国防部三家联邦机构 [16] - 投资英特尔的89亿美元资金来源于《通胀削减法案》中对《芯片与科学法案》近530亿美元的拨款 [14] - 投资美洲锂业的资金同样来自《通胀削减法案》的4000亿美元拨款 [14] - 对MP材料和Trilogy Metals的投资由国防部执行,资金源自《国防生产法第三章》的专项资金 [15] - 资金并非“新钱”,均为国会早前通过立法拨付的专项账户资金,本质是通过财政部发行国债筹集 [16] 投资的战略意图与行业影响 - 半导体行业:投资英特尔旨在建立美国本土的尖端芯片生产能力,减少对亚太地区芯片制造的依赖,目前美国7纳米以下芯片制造几乎全部依赖中国台湾和韩国 [11][19] - 稀土行业:中国控制全球91%的分离精炼与金属化产能,投资MP材料是为了建立从矿到磁的完整产业链,打破对中国供应的绝对依附 [18] - 锂矿与新能源:中国在锂精炼、电池材料上近乎垄断,投资美洲锂业是为了将锂盐提炼和碳酸锂生产拉回北美,形成“从资源到电池”的完整闭环 [18] - 钢铁行业:通过获得美国钢铁的“黄金股权”,政府可直接干预企业决策,确保供应链自主性 [8]
半年出手5次,美国国资到底投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