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额股权转让频现背后:金租头部公司筑护城河
中国证券报·2025-10-22 07:26

行业核心观点 - 金融租赁行业股权转让频现但成交不活跃,行业分化加剧,头部公司凭借资本和资源优势构筑护城河,而中小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1] - 监管政策推动业务结构转型,要求提高直租业务占比,头部公司在转型中更具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剧行业分化 [7][8] - 业内人士认为行业仍有乐观发展前景,可在传统优势领域及新能源、硬科技等新领域提升竞争力,但合规经营是第一要务 [8] 股权转让市场情况 - 多家金租公司出现大额股权转让案例,但整体成交不活跃,流拍现象普遍 [1][2][3] - 具体案例包括:天府金租10%股权起拍价1.26亿元流拍 [2];冀银金租24.64%股权(4.93亿股)起拍价9.38亿元即将拍卖 [2];民生金租6.32亿股股权两次拍卖均流拍 [3] - 股权转让方多为因金融合同纠纷被强制执行的股东或需满足监管要求退出金融机构股权的央企国企 [2][4] 股权转让困难的原因 - 符合资质的买方减少,因监管提高股东资质条件,且央国企回归主业政策制约购买意愿 [5] - 优质买家有限,转让方对估值期待高不愿折价,交易易陷入僵持 [5] - 监管部门对股东资质要求高、审批严格,潜在买家需权衡并表影响、资本占用等问题 [6] - 金租公司资产质量评估复杂,估值存在差异,不了解企业的投资人难以准确判断投资价值 [6] 行业分化与转型压力 - 国内共有70家金租公司,其中15家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头部公司与中小公司竞争力差距显著 [7] - 监管要求优化业务结构,力争在2026年实现年度新增直租业务占比不低于50%的目标 [7] - 头部公司更易于发展直租业务,中小公司难涉猎飞机、船舶等领域,多转向光伏电站等门槛较低领域,面临合规与风控问题 [8] - 行业在飞机、船舶租赁市场占优,在工程机械、车辆、新能源等领域具备长期低成本资金优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