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参投海洋科技基金加码港口主业投资,旨在推动主业向海洋板块创新发展 [1][2] - 港口业务战略投资是驱动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过去三年半投资收益占净利润比重高达94.86% [2][4] - 公司财务状况显著改善,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债务结构优化 [6][7] 战略投资与基金设立 - 公司拟出资2.11亿元参设总规模5.2亿元的海洋科技投资基金,出资占比40.58% [1][2] - 该基金将聚焦投资于智慧港口操作系统、港口高端智能装备、绿色低碳港口技术等港口场景深度应用的海洋科技 [1] - 此举旨在通过资本赋能引导港口主业向海洋板块创新发展,扩展产业影响力及增强未来收益能力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持续增长,三年半合计达35.82亿元 [3] - 同期公司投资收益持续增加,三年半合计达33.98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比重为94.86% [3][4] - 2023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34.88%至11.08亿元 [3] 业务布局与网络拓展 - 公司是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并不断完善内陆港布局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已开通20个内陆港,15个组合港,33条海铁联运线路,服务覆盖大湾区、西南及中部地区 [5] - 通过收购及新设公司,布局包括黄石新港、惠州荃湾煤炭港、小漠港、常德港、津市港等多个重要港口 [2][5] - 公司还从事高速公路业务和仓储业务 [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8.78%,较2024年同期的33.69%下降14.91个百分点 [6] - 公司长短期债务合计为29.34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1.37亿元,债务主要为长期借款 [6][7] - 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21.83亿元,无短期借款 [6]
盐田港拟2.11亿参设海洋科技投资基金 加码港口布局三年半投资收益3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