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经评论:玩法创新能为“双11”加分吗
经济日报·2025-10-22 08:03

二是平台复杂规则下的"生存法则"。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大促多,淡季时商家为吸引流量,往往已 给出接近底线的优惠。而到了备受瞩目的"双11",流量成本水涨船高。满减、打折、定金、充值、返 现……这套堪比奥数的促销规则,让消费者算蒙了,商家也未必搞得懂。商家既要让折后价看起来诱 人,又要守住利润空间,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在原价上做文章。 "双11"近日正式启动,多个平台摩拳擦掌,有的还打出了"全年最优惠"的广告,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据很多消费者反映,今年"双11"的价格轨迹有点神奇:有网友领了2749元红包和139张优惠 券,但算下来,购物车里的商品却没有几样比之前便宜;有人收藏很久的人体工学椅,算上"国补"还要 近2800元,而社交媒体上网友晒单显示之前到手价仅2100多元。日常农副产品也未能幸免,有网友常买 的一款土鸡,日常价238元,"双11"前涨到278元,打折后236元,搞半天就少了2元。真可谓"一顿操作 猛如虎,一看价格原地杵"。 其实,先涨价后降价也不是啥新鲜事,消费者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只是今年的剧情格外让人难以接 受。这背后,除了有商家诚信的原因,还有些客观因素。 一是外部优惠政策的"空窗期"。上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