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规模 - 全国银行卡总量已突破100亿张,人均持卡量约7张,其中借记卡93.54亿张,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15亿张 [1][8] - 银行卡数量庞大,导致大量“沉睡账户”被遗忘,占用了银行的系统存储和计算资源,增加了数据存储压力 [9] 清理行动的主要特征 - 清理主体从国有大行下沉至地方中小银行,后者因历史开户门槛低、身份核验不严,“一人多户”等问题更为突出 [2][6] - 清理范围拓宽,不仅涵盖传统个人借记卡,部分银行首次将手机银行等电子账户、单位结算账户纳入治理范畴 [1][5] - 清理标准精细化,各银行标准不一但普遍包含“长期无主动交易”和“低余额”两个特征,例如兴业银行将不动户余额标准从100元降至10元,无交易周期从180天延长至365天 [3] 银行清理行动的具体案例 - 西安银行计划清理2024年1月1日前开立、余额低于100元且在特定期间无业务发生的个人及对公账户 [5] - 多地农商行、村镇银行发布方案,如葫芦岛银行针对三年内无交易或余额10元以下的账户,玉环农商银行针对余额为零且连续24个月无交易的账户 [5] - 社保卡、公积金卡、绑定贷款还款及理财产品的账户普遍不在清理范围之内 [5] 清理行动的驱动因素 - 风险防控是首要考量,约30%的电诈案件与长期闲置账户关联,这些账户易被用于赌博、洗钱、诈骗等非法资金转移 [8][9] - 提升运营效率是现实需求,海量“沉睡账户”构成了银行可观的隐性运营成本,清理行动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8][9] 对账户持有人的影响与应对 - 账户被清理后资金权益仍受法律保护,资金归属权属于储户,银行仅负责集中管理,不会没收资金 [1][11] - 持有人可通过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功能自查名下银行卡情况 [13] - 希望保留账户的持有人只需在银行管控前进行一笔主动交易即可避免被清理,已被限制的账户需持证件至网点激活后取款 [11][15]
银行“沉睡账户”迎集中清理,你的银行卡会受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