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CEO:全力投入AI,但“伟大的作品需要伟大的艺术家”
公司对生成式AI的战略定位 - 公司全力投入生成式AI,认为自身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以利用AI的持续进步 [1] - 公司坚信AI是提升创意效率的工具,用于帮助创意伙伴更好、更快、以新的方式讲述故事,而非创意的源泉 [1] - 公司明确AI无法让不擅长讲故事的人成为伟大的故事讲述者,创作伟大作品需要伟大艺术家 [1] - 公司拥抱AI是为了提升效率和探索新表达方式,而非为了新奇而追逐新奇,旨在安抚创意社区并向投资者展示审慎务实的态度 [2] 生成式AI的具体应用案例 - 在阿根廷剧集《The Eternaut》中,首次在最终镜头使用生成式AI创建建筑物倒塌的宏大场景 [3] - 在《Happy Gilmore 2》中,制片方利用AI技术在影片开场时使角色显得更年轻 [3] - 在《Billionaires' Bunker》中,制作团队在前期制作阶段使用AI来构思服装和布景设计 [3] - 这些案例表明公司正积极探索AI在特效、后期制作和前期规划等环节的实际应用 [3] 行业对AI的态度与分歧 - 公司的积极姿态与娱乐行业内部的广泛争议形成对比,许多艺术家担心AI模型会对其工作岗位和知识产权构成威胁 [4] - 近期OpenAI发布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因缺少足够技术护栏以防止生成深度伪造视频而升级争议 [4] - 好莱坞行业组织SAG-AFTRA和演员Bryan Cranston已公开敦促OpenAI采取更强有力的限制措施 [4] - 公司承认内容创作者可能受到AI冲击,但对电影和电视业务本身受到的威胁表示不太担心 [4]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7%至115亿美元,但低于公司预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