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污水也能“缉毒”“测健康”?珠海水务科技让水更“聪明”
南方都市报·2025-10-22 10:38

水务科技创新实践 - 首届珠海市水务科技创新大会展示多项水务黑科技,包括海水淡化、智能水表、AI管道检测和数字孪生防汛系统,旨在改变市民用水与生活方式并推动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1] 海水淡化技术 - 为应对西江枯水期咸潮上溯对珠海和澳门近90%原水的威胁,珠海水控集团首次大规模布局海水淡化,与相关研究所及公司签约合作 [2] - 海水淡化采用反渗透技术产出纯净水并重新添加矿物质,水质优于自来水,首个试点项目计划年底动工,日产3万吨,未来可扩至15万吨,满足香洲区约2/3居民日常用水 [2] - 国内海水淡化平均成本约为5–8元/吨,珠海凭借原水浓度低和工艺成熟可将成本控制在4-5元/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3-4元/吨,目前该技术作为极端情况下的供水保障机制 [2] 管网修复与科研合作 - 珠海水控集团与高校合作共建管网工程国际院士工作站和研究生实践基地,由院士团队牵头研发供水管网爆管风险预测技术,以提前识别隐患 [3] - 工作站推广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无需挖开路面即可完成修复,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和居住环境的影响 [3] - 研究生实践基地搭建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桥梁,解决企业创新型人才短缺问题并为高校科研提供真实应用场景 [3] 智慧水务系统 - 公司构建统一数据平台实现水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市民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用水量和接收异常提醒 [4] - 通过分区计量系统和AR智慧管网精准定位漏损点提升维修效率,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内涝风险帮助市民规划出行 [4] - 污水治理体系升级构建从源头排查到末端治理的闭环管理系统,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老旧管网更新及雨污分流系统优化,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实时掌控水质、水量和水压等关键指标 [4] 污水资源化与信息解析 - 人类对污水的认知进入第四阶段,视其为蕴含多种信息的数据矿藏 [5] - 珠海已建成超96万公里排水管网,并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省级污水信息解析与预警重点实验室,聚焦污水因子识别和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以在公共安全、健康管理与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作用 [5] 水务科技应用场景与机制 - 珠海市水务局发布《2025年度水务科技应用场景需求清单》,系统梳理出27个源于一线需求的应用场景,涵盖智能监测与预警、供排水系统优化等10余个重点方向 [6] - 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公开发布需求清单以广泛征集解决方案,催生合作机会助力水务高质量发展 [6] - 水务科技正向智慧化、韧性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目标构建更安全、更韧性、更智慧的水务系统,让市民更安心、城市更美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