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增长20.3%,增速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3个百分点 [2] 重点行业增长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9% [2]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14.3%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2.1% [2] -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1.0倍,储能用锂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7.9倍 [3] 新兴动能与先导产业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 [3] - 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产值增长11.3% [3] - 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3%,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个百分点 [3]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0.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3.4% [3]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3]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上海正深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创新企业、产业规模、人才数量三个倍增 [4] - 累计培育12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54家上海市先进级智能工厂 [4] - 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6万件,同比增长12.7% [3] 生物医药产业进展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预计今年将突破1万亿元 [4] - 2021至2025年9月,上海获批上市国产1类创新药合计30个,获批上市境内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达45个 [4] - 截至2024年末,上海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83家,7家企业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4][5] 未来产业布局 - 上海提出力争到2027年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 [5] - 目标到2030年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5]
上海工业增速逐季提升,三大先导产业“上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