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价格上升,美零售业担忧“年底涨价”
环球时报·2025-10-22 12:04
中美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根据“301条款”对中国相关船舶征收额外港口费,引发中方反制,中美跨太平洋航线受到影响[1] - 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的平均关税约为58%,叠加特别港口费,导致贸易成本上升[9] - 业内人士认为,航运成本上升最终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加重其通胀压力[6][8] 航运市场数据变化 - 9月美国集装箱进口量环比下降84%至230万标准箱,其中中国商品进口量环比下降明显[2] - 美国前十大港口吞吐量环比下降79%,合计流失169,455标准箱[2] - 10月17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周环比上涨129%,中国至美西航线集装箱运价周环比跳涨超过三成[2] 航线与运力结构调整 - 航运公司将更多运力投放至欧洲、中东、东盟、南美等航线,以减少对美国航线的依赖[3] - 中国船舶减少停靠美国港口,可能导致美国港口业务和效率下降[3] - 全球贸易呈现从太平洋地区转向亚洲内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趋势[3] 行业前景与零售商预期 - 航运专家对今年第四季度及以后的全球海运前景持不乐观态度,预计行业利润将下滑[3] - 美国零售联合会预测未来数月月度进口量可能跌破200万标准箱,创今年新低[4] - 针对美国年末消费旺季的发货高峰已过,零售商因关税不确定性已提前进口[4][7] 具体成本传导案例 - 美国特别港口费使每个货柜成本增加800多元人民币,相当于凭空增加4%的关税负担[5][6] - 纺织品、家具等货物首当其冲,终端商品价格面临上调[6] - 尽管存在关税和港口费,美国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家居生活用品、节日用品等需求仍然旺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