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领导层 - 齐泽凯博士于今年1月1日加入大众集团,担任中国产品与战略执行副总裁,并于7月1日起就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 [1] - 公司已制定针对中国市场的“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定位,并通过体系化变革进行落地 [5] 中国市场洞察与定位 - 中国正积极引领全球创新,不仅是创新强国,也引领着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技术与体验的需求成为全球新标杆 [4]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50%,2025年将继续增长,市场节奏更快,竞争更加激烈 [4] - 中国市场约65%的销量来自置换用户,表明市场正从增量转向存量,“品牌信任度”价值愈发凸显 [11] 研发与本土化创新 - 大众集团在德国以外设立了最大研发中心——大众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标志着研发理念的根本转变 [5] - 与地平线、小鹏等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是深度融合的联合研发,而非简单的技术采购 [5] - 通过建立以研发为主导的组织体系,中国团队拥有更多自主决策权,未来产品上市周期将缩短30%、成本优化40% [7] 产品规划与技术平台 - 从明年起,大众汽车将迎来产品大年;到2027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21款新能源车型;至2029年,这一数字将扩大至31款 [11] - CEA电子电气架构被称作“中央大脑”,能将电子控制单元的复杂度降低约30%,并大幅提升软件迭代效率,甚至能在一至两天内完成软件问题修复 [7][9] - CEA平台不仅应用于纯电车型,也将逐步扩展到大众MQB平台燃油车,实现“油电同智” [7] 品牌核心与竞争策略 - 公司强调在产品上市前充分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消费者得到成熟可靠的产品,而非单纯追求高频率的软件更新 [9] - 在“内卷”的市场环境中,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长期可靠、可安心使用的产品,强化品牌信任度 [9][11] - 公司通过严苛测试体系保障可靠性,如淋雨测试雨量达到全球记录最高雨量的3倍,以及30万公里整车测试等,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1] 全球车型引入与油电平衡 - 对于ID Buzz等全球经典车型的引入,公司持开放务实态度,但强调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聚焦打造更适配中国市场的产品 [13] - 公司正大力推进产品阵容的数字化与电动化,但同时坚定投入燃油车业务,因燃油车业务为投资新技术提供资金,且预计到2030年全球仍有超千万辆汽车配备内燃机 [15]
快时代,慢功夫 齐泽凯书写大众品牌中国新答卷
 中国汽车报网·2025-10-22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