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gent的权力游戏:亚马逊的“罗马帝国”与沃尔玛的“紫禁城”
36氪·2025-10-22 15:01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正从仅能对话的大型语言模型向能自主规划并执行任务的自主式AI演进[1] - 自主式AI将引发效率、成本及商业模式的重构[1] - 亚马逊与沃尔玛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主式AI战略路径:亚马逊构建横向扩展的平台帝国,沃尔玛打造纵向深耕的零售王朝[1][2][3] 战略基因与原点 - 亚马逊的战略基因源于其云服务AWS的商业模式,核心是将内部技术标准化并作为服务对外输出[5][6] - 沃尔玛的战略基因根植于零售运营本质,核心是利用AI深度优化"人-货-场"的运营效率[5][8] - 亚马逊的战略是成为向各行业企业出售AI能力的"军火商"[6] - 沃尔玛的战略是打造一个基于独家零售数据、外人无法复制的"零售智能大脑"[8][9] 消费者入口策略 - 沃尔玛采取"建桥"外交,拥抱开放生态,例如与OpenAI合作在ChatGPT内嵌即时结账功能,让服务无处不在[11][12] - 沃尔玛的战略核心是将其极致的履约能力作为AI时代的最终护城河[13] - 亚马逊采取"筑墙"内政,构建封闭花园,通过购物助手Rufus和智能管家Alexa+将用户锚定在其生态内[11][15] - 亚马逊的战略核心是保护其高利润的广告业务和Prime会员生态的数据飞轮[15][16] 技术架构与效率竞赛 - 亚马逊着力打造"云端兵工厂",通过自研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控制算力成本,并通过AWS Bedrock提供标准化AI构建模块[19][20][21] - 亚马逊的体系优势在于极高的可复制性和规模经济,旨在摊薄自身成本并吸引企业客户[21] - 沃尔玛倾力构建"实景演武场",通过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将物理世界数据化,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运营模拟和优化[19][23] - 沃尔玛的体系核心是追求物理世界决策的可执行性,将运营效率打磨至极限[23][24] 终局挑战与衡量指标 - 亚马逊平台的考验在于其通用AI能力在复杂垂直领域能否提供与专家同等的深度洞察和执行精度[28] - 沃尔玛王朝的考验在于其高度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能否控制成本并实现快速规模化推广[29] - 亚马逊的成功将由其平台效率指标衡量,如单任务推理成本、人工回退率、API失败恢复率[31] - 沃尔玛的成功将由其运营效率指标衡量,如净推荐值、退货率、库存周转天数、店内劳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