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枚蚕茧里的山海情
新华日报·2025-10-22 15:02

项目背景与意义 - 新疆伊宁县工厂化养蚕产出的首批蚕茧品质达标,茧丝长1200米,品质5A [1] - 该项目成功意味着伊犁河谷具备发展茧丝绸产业的条件,有望成为新的丝绸之乡 [1] - 项目由南通援疆工作组牵线,联合南通龙头茧丝绸企业、浙江技术方及在新疆的江苏企业家共同组建天山宝宝公司 [2] - 发展茧丝绸产业可带动伊宁县大批群众就业,实现共同富裕 [1] 技术与生产挑战 - 伊犁冬季极端气温低至零下25℃,传统桑树越冬存活率不足50% [2] - 公司引入抗低温能力更强的杂交蛋白桑,并采取割枝条、冬灌、覆盖秸秆、搭建薄膜棚、喷洒防冻剂等6种辅助防护措施以确保桑苗越冬 [2] - 桑园选址面临挑战,需避开农药污染,最终在麻扎乡找到一片开阔山坡,建起面积达3000亩的新桑园 [2][3] - 养蚕设施通过改造闲置资源解决,利用1栋闲置厂房和19间闲置羊舍改造成催青室、实验室及标准养蚕车间 [3] 运营模式与经济效益 - 蚕生长到5龄后分给附近农户饲养,公司统一收购蚕茧 [4] - 首批试养吸引10多户农户参加,维吾尔族员工阿力米兰·赛达合买提在月工资4500元外,通过养蚕额外增收2000多元 [4][5] - 2023年鲜茧收购价达每吨6万元,较去年上涨约20% [5] - 项目一期规划日均饲养120张蚕种,日产鲜茧5吨,将带动450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5] - 按农户每批次饲养15天、全年饲养20批次计算,每年每户可增收4万余元 [5] 未来发展规划 - 南通援疆工作组将加大资金、人才投入,对当地农户开展养蚕技术培训,引导科研机构攻关技术难点 [5] - 着力推动产业向上下游延伸,打造集蚕业研究、原料生产、缫丝加工、织绸、真丝家纺和工业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化丝绸综合产业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