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蓝国际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5年7月10日通过De-SPAC合并方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YOUL [1] - 此次上市采用与纳斯达克上市的SPAC公司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并的方式,绕过了传统IPO的长周期并解决了一二级市场估值可能倒挂的难题 [1] - 公司最初于2022年启动港股IPO,但因港股流动性低迷,团队转而选择更灵活的美股资本市场 [1] 首席财务官朱立东的资本运作经验 - 朱立东是优蓝国际首席财务官,曾主导三家港美股上市项目,操盘过中国润东汽车集团、中国新高教集团以及第一高中教育集团的上市 [1] - 其操盘经验涵盖港股和美股市场,包括传统IPO和De-SPAC合并上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 [1][16] 中国润东汽车集团港股IPO案例 - 朱立东于2013年3月加入润东汽车集团,负责其首个IPO项目,该集团曾获KKR一亿美元投资 [3] - 项目面临境内外重组挑战,公司经营历史悠久,业务、股权、法律及运营实体关系复杂,整合难度巨大 [4] - 朱立东创新性地设计出"双开曼"解决方案,新设开曼公司作为上市平台,在挂牌前4小时完成股权置换,将衍生费用剥离出申报期,最终使公司以1.24亿美元(约合9.60亿港元)的募资额于2014年8月登陆港股 [5] - 该IPO的重组方案与双开曼结构被后续其他中概股上市所借鉴 [6] 中国新高教集团香港IPO案例 - 朱立东于2016年操盘中国新高教集团港股上市,该公司当时仅有2所自建大学在运营,在校生2万多人 [6] - 为提升规模体量及估值,朱立东提议并在上市前完成2所民办大学的收购,通过海外银团贷款筹集了1亿美元 [6] - 上市过程面临民办非盈利性教育机构的企业所得税问题、联交所对VIE结构的严格审核以及上市前控股股东稳定性的突发问题 [7] - 公司与独家保荐投行在估值定价上发生严重分歧,最终经过博弈,成功募集超过1亿美元资金,且未引入基石投资人,于2017年4月19日挂牌上市,募得约7.43亿港元 [8][9]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美股IPO案例 - 朱立东于2018年8月受聘担任第一高中教育集团CFO,原计划港股上市,但因国务院出台幼儿园资产上市禁令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港股上市通道被冻结 [11] - 朱立东提出转战美股的破局方案,同时推进与投资人的谈判并从境外筹集资金完成部分投资回购,并引入海尔产业金融旗下睿海创丰作为基石投资者 [12] - 在招股书递交后,原合作外资投行与中资投行均临阵退出,朱立东在两周内紧急组建由5家美国本土投行及3家中资投行组成的承销团 [12] - 定价阶段外方股东临时要求出售价值约2500万美元的老股,占募集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最终公司以7500万美元募资额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政策收紧前最后一笔募资超7500万美元的教育公司美股IPO [13] 优蓝国际De-SPAC合并上市挑战 - 朱立东于2022年初接手优蓝国际港股IPO项目,并于2022年12月向港交所公开递交招股书,后因港股市场疲软、估值不理想,决定转战美股 [14][15] - 公司决定采取与纳斯达克上市的SPAC公司合并的方式上市,为节省费用,未聘请国际投资银行,由朱立东全权领导 [15] - De-SPAC合并上市过程复杂,涉及合并双方各聘请一套中介团队、处理中美两地时差与认知差异、整合文件至F-4申请文件、合并估值、SPAC公司延期、中国证监会备案、美国证监会审核、PIPE融资等多个环节 [16] - 公司最终于2025年7月10日成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16]
对话优蓝国际(YOUL)CFO朱立东:操盘四次港美股上市的“危机拆弹专家”
格隆汇·2025-10-22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