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攻坚:企业迭代提速,银行差异求解
36氪·2025-10-22 17:37

中国科技金融体制构建背景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国金融发展逻辑转变为推动力量集聚到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技金融被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 [1] - 全球金融发展史表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工具的革新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当前科技创新存在传统机构"不敢投、不敢贷"、耐心资本不足、联动机制缺乏等难点 [1] - 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被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部分商业银行在河南等地已有突破性探索 [1] 股权投资模式创新 - 股权投资因与科技企业成长特点相适应,被认为是丰富科技金融供给的重要方向,部分国有大行与行业头部企业通过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形式探索 [3] - 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与平煤神马集团共同设立河南工融平煤神马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50亿元,专项用于投资集团优质标的 [3] - 该基金于2025年6月对平煤神马集团新能源板块核心子公司中原金太阳科技进行股权投资,金额2亿元,该公司负责557.9兆瓦光伏电站建设,总投资高达30亿元,自营资金仅占30% [3] 债转股与风险管控创新 - 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创新设计"产业基金+债转股+业绩对赌"组合方案,创设"三阶赋能"方案支持中原金太阳科技发展 [4] - 具体措施包括切除高息负债,置换存量高息债务,每年压降财务成本1000万元,负债率直降5个百分点;输血权益资本,增资转股资金注入;重构造血功能,设置弹性投资期和预期收益分红机制 [5] - 风险管控方面设置资产负债率约束值,与平煤神马集团风险限额联动管理,形成双重风控,2025年预计净利润为5600万元,较转型前增长200% [4][5] 氢能产业金融支持案例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于2024年11月为氢能初创企业中科清能科技提供1000万元贷款支持,突破传统抵押限制,动态适配授信额度 [7][8] - 银行服务逻辑从"看历史、看报表、看押品、看规模"转变为"看产业、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针对科技企业可走快速渠道,仅需一周完成批复 [7] - 中科清能科技专注于氢液化、氦液化等低温领域研发,其1吨/天氢液化装备是国内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国产化装备,但处于初创期尚未实现利润净新增 [6] 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 针对科创企业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国有大行正完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服务 [2] - 中国银行实现从"单一信贷"到"生态共建"的服务升级,针对成长期企业综合运用供应链、票据、福费廷等产品,对初创期企业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模式 [9] - 银行利用省、分、支三级渠道对接科技主管部门,积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7] 全牌照联动服务模式 - 光大银行依托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协同子公司为牧原股份提供综合服务,包括财富管理、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等 [11] - 具体协同案例包括光大证券提供债券承销服务、光大金租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累计20余亿元、光大理财提供员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融资服务 [11] - 光大银行对牧原股份的授信支持从2013年的5000万元逐步增加至2020年的30亿元敞口,在2019年猪价低迷时期将授信规模从3亿元增至10亿元 [10][11] 农业科技企业智能化发展 - 牧原股份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产业互联网技术到养猪各环节,研发智能环控、智能饲喂、智能巡检等关键设备,探索听声辨病、疾病预测等功能 [10] - 公司通过物联网平台建立养猪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精细化管理到每一个单元、每一台设备、每一头猪,采用自繁自养模式但对固定资产投入和科技资金需求大 [10] - 牧原股份采用分区管理、四层空气过滤、独立通风系统等智能化猪舍布局,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