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增长目标与前景 - 2025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发布《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不低于1500万千瓦 [1] - 宣言设定目标为2030年累计装机达13亿千瓦,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 [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已达5.7亿千瓦,占发电装机总量比重为22.7% [2] - 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未来十年风电光伏增量空间约22亿千瓦,年均需新增2.2亿千瓦 [2] - 截至2024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达5.2亿千瓦,较2019年增长147.62%,2020年至2024年年均新增装机超6000万千瓦 [2] 行业发展驱动力与方向 - 行业认为风电因能源属性将在未来能源增量中占据较大比例,中国风电在市场规模、技术、产品上已领先全球 [2] - 未来增长方向首先是向有土地资源和风能的地方发展,大基地是主要增长方向,海上风电建设逻辑相同 [2] - 其次是往有负荷消纳好的地方发展,未来负荷消纳好与风能资源好的地方可能合二为一,成为绿电直连、源网荷储、零碳产业园的基地 [2] - 中国风电构建了完整、高效、反应迅速的供应链体系,掌握70%以上全球风电行业的零部件供给 [3] 行业竞争态势与发展模式转变 - 2024年风能大会上,远景能源等国内12家风电整机厂商签订自律公约,呼吁破除“内卷”,寻求公平竞争环境 [4] - 反“内卷”是健康的行业自律行为,需要风电产业链各环节集体行动,为主机厂商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 [4][5] - 反“内卷”不仅限于价格,在功率曲线、电量、合同条款等层面的反“内卷”更难,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 [5] - 行业首要职责正从“创造经济效益”向“保障能源安全”转变,风电需先成为能源系统里可靠的安全基石 [5] - 单一风电项目发展已到天花板,仅靠“发电上网”传统模式难以为继,需拥抱绿电直连、源网荷储、离网制氢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以提升绿色能源消纳能力 [5] 技术发展阶段 - 2021年至2024年是中国风电行业“突飞猛进”的时期,目前中国风电技术产品已经走进了“无人区” [1] - 风机需从一个单点的发电设备转化为系统解决方案的角色,才能真正提高竞争力 [2]
远景能源娄益民:仅靠发电上网的风电项目,已触及天花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2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