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核心表现与市场预期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25% [1] - 公司股价在过去12个月里涨幅超过一倍,与盈利下滑趋势背离 [1] - 市场对公司的长远预期聚焦于其向人工智能公司的转型,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 [1] - 公司未来12个月的预期市盈率高达195倍,远高于4月份的不足80倍,是标普500指数中估值第四高的股票 [1] 公司估值水平与同业比较 - 公司的估值远高于“科技七巨头”中的其他同行,彭博七大科技巨头指数的预期市盈率约为33倍,而公司的估值仅次于苹果公司的略超32倍 [2] - 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相比,公司的估值严重脱节,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的市盈率均为个位数 [3] - 公司市值约为1.5万亿美元,显著高于Palantir的4300亿美元、华纳兄弟探索公司的不足500亿美元以及波音公司的约1600亿美元 [3] 核心业务现状与挑战 - 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仍是生产轿车、卡车、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系统 [2] - 电动汽车业务是公司获取人工智能投资所需现金的主要途径,但该业务正面临需求放缓的困境 [2] - 公司推出更廉价电动汽车的计划反响冷淡,分析师预计第四季度交付量约为42.5万辆,低于市场共识预期的约44.8万辆,第三季度交付量约为49.7万辆 [2] - 分析师用“断崖式下滑”形容第四季度销量前景 [3] 财务预期与市场调整 - 分析师目前预测公司2025年每股盈利为1.75美元,远低于六个月前预测的2.66美元 [3] - 同期,营收共识预期也下降了12% [3] 人工智能愿景与市场定位 - 市场将公司视为不止是一家汽车公司,其高估值基于其凭借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可能实现的未来形态 [3][4] - 关键区别在于,市场热门人工智能企业英伟达预计今年将实现50%的利润增长,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的年度盈利增长率预计从高个位数到中两位数不等 [3] - 微软、英伟达等公司已在将人工智能商业化变现,而公司的估值基于其未来可能实现的形态 [4][5]
财报倒计时:增长放缓的特斯拉(TSLA.US)靠AI愿景撑起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