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货美妆行业成立24年的老牌企业,正式启动港交所上市进程,但其招股书揭示出增长乏力、过度依赖单一品牌、营销费用高企而研发投入不足等核心问题 [1] 财务表现与增长态势 - 公司营收增长陷入停滞,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46.01亿元,三年累计增幅仅为3.5% [3] - 同期国货美妆行业平均增速为6.6%,公司增长显著跑输行业大盘 [3] - 公司净利润率波动剧烈,2022年净利率为3.2%,2023年升至7.8%,2024年又回落至3.3% [5] 品牌结构与业务风险 - 公司存在严重的单一品牌依赖,核心品牌“自然堂”在2022至2024年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94.6%、95.9%、95.4% [3] - 其他四个品牌(珀芙研、美素、春夏、己出)合计收入占比仅约5%,未能形成有效的第二增长曲线 [3] - 与同行相比,公司在品牌矩阵建设上明显落后,例如珀莱雅拥有彩棠,上美拥有红色小象,贝泰妮拥有科研线 [3] 成本结构与运营效率 -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达到69.4% [5] - 营销费用投入巨大,2022年至2024年累计营销支出约75亿元,2024年营销费用高达27.17亿元,占营收的59% [5] -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仅为3.48亿元,营销费用约为研发费用的21倍,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仅为2% [5] - 公司的营销费用率显著高于同行,珀莱雅为47.9%,贝泰妮为49.97% [5] 公司治理与战略决策 - 公司由创始人郑春颖及其弟妹通过离岸公司共同持有87.82%的投票权,家族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 [8] - 尽管引入了欧莱雅(持股6.67%)和加华资本(持股4.2%)等外部股东,但决策权仍高度集中于家族手中 [8] - 公司战略上逆势扩张线下渠道,截至2025年上半年拥有6.27万个零售点,三年新增2万个,并在深圳开设自营旗舰店,上海、武汉门店在筹备中 [9] - 线下渠道毛利率为60.5%,显著低于线上渠道的74.6% [9] - 公司现金流波动较大,2022年净流出2.95亿元,2024年净现金流仅为6520万元 [9]
自然堂要冲港股了!可看完招股书,才发现这个“老牌国货”藏隐忧
搜狐财经·2025-10-22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