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年后稀土多到不知如何处置?美澳协议背后的全球资源博弈
搜狐财经·2025-10-22 21:35

美澳关键矿产协议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美澳保障关键矿产和稀土开采与加工供应框架》,旨在打造稀土“去中国化”供应链 [1][3] - 协议规定两国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各自提供至少10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一条价值85亿美元的“已准备就绪”项目管道 [3] - 美国国防部将投资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建设一座年产能100吨的先进镓精炼厂,美国进出口银行有意为关键矿产项目提供22亿美元以上资金 [3]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 - 中国掌控全球69%的稀土开采、92%的精炼和98%的磁体制造产能,形成从资源到技术的全方位主导 [3] - 中国商务部近期密集发布4份稀土相关出口管制措施公告,对五种关键中重稀土及相关设备、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构成完整的管控体系 [1][4] - 中国建立的“穿透式监管”体系要求出口商说明稀土磁体具体用途,有效实现对稀土最终用途的管控,管制措施主要针对向境外军事用户及特定名单实体的出口 [4][9] 西方国家的战略动机与担忧 - 美澳协议源于西方对中国稀土供应主导地位的深度担忧,旨在帮助全球经济“减少暴露于中国稀土勒索” [5] - 高盛报告警告,若稀土相关产业供应减少10%,全球经济产出或将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并引发通胀压力 [5] - 协议包含保护国内市场免遭“不公平贸易侵害”的条款,包括采取“保底价或类似措施”,以反制中国稀土定价影响力 [5] 构建独立供应链面临的挑战 - 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难度极高,面临资源稀缺、技术复杂与环保约束等问题,重稀土新矿开发周期需8至10年 [6] - 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技术方面的优势是西方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复制精炼与磁体制造能力需至少五年 [6][7] - 开发足够替代中国霸权的稀土供应链恐需耗时数年至数十年,市场对美澳合作的实际效果仍存疑虑 [7] 全球影响与市场反应 - 美澳协议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宣布参与美澳的半导体材料镓项目,西方国家正加速构建关键矿产“去中国化”供应链 [8] -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股价在过去12个月累计涨幅超过150%,成为资源博弈中最直接的受益者 [9] - 在美澳领导人会谈当天,Arafura Rare Earths股价最高上涨21%,Brazilian Rare Earths上涨6%,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矿加紧生产以填补潜在供应链缺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