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差评为什么不能得到尊重?
虎嗅·2025-10-22 21:43

电商平台评价体系现状 - 电商平台评论区呈现高度同质化,大部分产品显示为100%好评或98%好评,真实差评因卖家介入而被处理或删除 [1][13] - 当前的评论区功能已偏离其初衷,更像是一种鼓励购买的“种草”行为,而非提供全面的产品信息 [13][14] 平台算法对商家的影响 - 电商平台搜索排序算法将“卖家评分”和“好评率”作为核心权重,差评会拉低店铺DSR和产品整体评分,导致搜索排名下降 [7][8] - 评分低的店铺和产品会失去首页推荐等免费流量,导致曝光率大幅下降,严重时平台会限制店铺运营或冻结功能 [9][10] - 平台对大型促销活动设有好评率硬性门槛,差评过多会导致商家无法参与双十一、618等高流量活动 [11] - 当产品平均评分低于平台最低标准,系统会进行搜索降权或屏蔽,相当于产品被“下架” [12] 商家应对策略与潜在问题 - 商家面临巨大的好评率压力,会采取各种方式联系差评用户,包括通过电话直接沟通,请求删除差评 [1][3] - 商家能够精准获取差评用户的联系方式,存在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平台监管存在漏洞 [3][5] - 差评机制可能被部分用户滥用,成为敲诈品牌的手段,通过故意给差评来索取红包或礼品 [4] 评价体系的反思与建议 - 现有的好评/差评二分法模式存在弊端,它鼓励卖家不遗余力地获取好评,例如通过返现5元等方式诱导用户 [16] - 理想的评论机制应摒弃好差评思维,允许用户自由评论,让市场自行筛选信息,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产品情况 [15] - 平台在虚假信息泛滥的背景下,面临如何让评论区回归真实、干净的尴尬议题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