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OpenAI于10月22日正式发布首款AI浏览器ChatGPT Atlas,该产品被定义为“以ChatGPT为核心、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浏览器”,旨在提供更个性化、颠覆性的上网体验,并能代替用户执行预订、填表等复杂任务 [1] - 此举被市场解读为OpenAI首次从应用层进入互联网终端,直接挑战谷歌Chrome的霸主地位,消息导致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在周二盘中一度下跌近5% [3][4] - 市场调研机构Market.us预测,全球AI浏览器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5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约768亿美元 [12] 产品核心功能 - 上下文聊天侧边栏:用户可在浏览任何网页时与ChatGPT对话,AI能利用当前页面上下文回答查询,例如直接在Gmail页面上优化邮件措辞 [6] - 浏览器记忆:此为可选功能,开启后ChatGPT能记住用户浏览过的网站和内容关键细节,以提供更个性化的回答,该记忆功能为用户账户私有,用户拥有完全控制权 [6] - 智能体模式:该功能是Atlas的核心竞争力,允许ChatGPT在获得用户授权后,直接在浏览器中代替用户执行操作,如根据食谱自动在生鲜电商平台下单,目前仅以预览版形式向ChatGPT Plus、Pro和Business等付费用户开放,Plus用户每月任务限制为400次 [7] 产品局限性与市场竞争 - Atlas目前存在平台限制,仅支持搭载M系列芯片的Mac电脑,将Windows和手机用户暂时排除在外 [9] - 有评论指出Atlas可能是为“截胡”谷歌潜在新品而推出的“半成品”,其智能体模式在执行复杂任务时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升 [3][9] - AI浏览器市场竞争激烈,初创公司Perplexity于今年7月推出Comet浏览器,微软Edge浏览器更新了Copilot模式,Opera推出了AI助手Aria,谷歌也计划将Gemini模型更深度集成到Chrome中以实现类似智能体功能 [12][13] - 截至2025年9月,谷歌Chrome在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约70.25%,微软Edge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1.8% [13] 公司战略与商业化压力 -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表示,人工智能为重新思考浏览器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十年一遇的机会,Atlas的终极目标是让用户从“手动操作网页”转向“告诉AI做什么” [10] - 通过打造自己的浏览器,OpenAI旨在获取完整的用户上下文,为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积累数据,并将每周活跃用户数已超8亿的ChatGPT用户更紧密地绑定在自身生态内,直接掌握流量入口,为未来商业化铺平道路 [11][16] - OpenAI正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尽管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43亿美元,但同期研发支出激增至67亿美元,预计今年现金消耗将高达85亿美元,公司设定了尽快实现130亿美元年收入的短期目标 [17][18] - 近期OpenAI动作频频,包括在ChatGPT上线“即时结账”功能挑战亚马逊电商业务、推出独立社交应用Sora App挑战Meta、以及计划在2025年12月对成年用户“解禁”成人内容,这些被视为在财务压力下加速商业化转型的关键举措 [3][17][20]
重磅应用密集上线,同时“硬刚”谷歌、亚马逊和Meta!OpenAI急了?今年要“烧”85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22 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