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出卷子的老师,已经触及底线了
虎嗅·2025-10-22 21:50
AI在教育领域的不当应用案例 - 安徽六校联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疑似AI创作的伪宋诗,署名为抗金名将李纲的《斑竹管笔》,但查无此诗且风格与作者真实作品不符[3][12][13][15] - 湖北省七市州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出现疑似AI创作的伪唐诗《秋江别友》,作者署名为历史上不存在的诗人王晦之[19][22] - 辽宁某联考试卷阅读理解文章《茶》的写作风格被指深得AI真传[26] - 25年天津中考某区模拟卷大阅读文章被指由AI生成,内容人物脸谱化、情节老套[29] AI生成内容对教育测量的负面影响 - 试卷将AI生成作品错误定性为唐诗/宋诗并张冠李戴作者,构成事实性错误[33] - 语文考试考查文本解读分析能力的目标落空,学生无法对虚构诗歌分析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35][36] - 教育测量学原理被违背,考试无法有效量化学生学习进度和水平[34] - 学生被迫分析AI生成内容,导致考试沦为对出题人意图的揣测[36][37] 教育工作者使用AI的驱动因素与监管缺失 - 教师面临上课、学术、论文、培训、比赛等多重任务压力,将AI作为快速生成题目的工具[43][44] - 部分学校强制要求教学创新,禁止照搬旧题,促使教师使用AI生成新题目[44] - 尽管教育部《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明确禁止教师直接使用AI生成考试试题[47] - AI赋能教育的口号在落地执行中变形,导致滥用现象[48] AI在教育领域的潜在正向应用模式 - 将AI生成的答案作为材料让学生进行点评和分析[50] - 利用AI生成历史人物的智能体,以第一人称视角生动讲述生平[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