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与战略地位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1] - 新质生产力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的关键支撑[1] - 未来产业是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科技与产业竞争的制高点[1] 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与政策支持 - 国家在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六大领域布局未来产业[2] -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意见,明确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2] - 上海于2022年9月率先发布未来产业方案,在全国省市中起步较早[2] 科技、产业与金融的协同关系 - 科技、产业与金融构成“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科技是大脑,产业是躯干,金融是血液[2] - 产业是连接科技与金融的核心节点[2] - 中国具备全球最完整的工业门类,是联合国划分的666个小类中唯一拥有全部门类的国家[2] 人工智能技术的科研与应用进展 - AI已从预测单个分子拓展到分子组合,实现对一个广阔分子世界的结构获取[3] - AlphaFold首次触及动态结构,显示生物学AI发展与蛋白质科学实验方向一致,即从结构发展到动力学[3] - AI与实验形成“双轮驱动”:模型生成假设指导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反哺更新模型,构建循环迭代的学习型体系[3]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模式 - 上海采取以政府力量体系化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模式,从应用端入手[4] - 上海打造“语料、模型、算力、场景、资本、生态”六大要素支撑体系,系统性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4] - 上海已形成“1+3”四大基础大模型格局,由国有控股企业库帕思整合语料资源,建设多个万卡级智算集群[5] 上海大模型产业的生态建设 - 上海以徐汇“模速空间”和张江“模力空间”双轮驱动发展大模型产业[5] - 上海正在打造中国唯一的人工智能开源社区[5] - AI项目从仅供观赏的“盆景”发展为可盈利的“风景区”,最终目标是形成可复制、可规模化的“连锁风景区”实现商业闭环[5]
抢占“明天的产业”制高点!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发力 上海锚定未来产业新赛道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22 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