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沪指微跌0.07%至3913.76点,深证成指下跌0.62%,创业板指下跌0.79%至3059.32点 [1][2] - 市场成交额显著萎缩至1.69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的1.89万亿元减少2000亿元 [1][2] - 个股表现分化,2280只个股上涨,2965只个股下跌,72只个股涨停,8只个股跌停 [4] 板块与行业动态 - 银行和石油天然气板块表现强势,分别上涨1.44%和1.45%,起到护盘作用 [5][6] - 科技相关板块领跌,英伟达概念、新型工业化、ChatGPT概念板块分别下跌2.36%、2.02%和2.27% [5][6] - AI芯片和Chiplet概念板块逆势上涨,涨幅分别为1.49%和1.79% [6] - 通信设备行业整体下跌1.78%,但其中CPO概念个股表现各异,天孚通信涨幅超过7% [4][6] 重点公司表现 - 寒武纪-U股价上涨4.42%至1429.5元/股,总市值6028亿元,年初至今涨幅达117.25% [4][5] - 中际旭创微涨0.63%,新易盛微跌0.71%,显示出CPO概念内部分化 [4][5] - 工业富联下跌3.74%,成交额110亿元,总市值约1.3万亿元 [5] - 半导体公司海光信息和中芯国际总市值分别为5620亿元和10145亿元 [5] 资金与流动性分析 - 市场杠杆资金热情不减,沪深京两融余额增至2.44万亿元 [2] - 资金面维持宽松,外资流入、两融余额增加以及公募基金发行带来流动性边际改善 [7] - 全市场仅有5只个股日成交额超过100亿元,显示交投氛围趋于谨慎 [4] 市场风格与投资主线 - 市场出现从科技成长向价值红利的短期风格切换,但中期展望依然向好,“成长”风格有望跑赢“价值”风格 [1][8] - 科技成长仍是市场主线,经过调整后风险收益比再度具备吸引力 [6][9] - 市场更可能维持横盘震荡、缓慢上行的走势,短期表现出“短期震荡,下行有底”的特征 [1][6] 机构观点与配置建议 - 机构建议投资者适度增加流动性安全垫,等待方向明确后再寻机增加仓位 [1][11] - 投资方向应关注基本面稳健、盈利确定性强的AI、半导体、新能源和国产替代头部企业 [11] - 配置上建议在“科技成长”与“业绩确定性/内需复苏”之间进行动态平衡 [11]
A股市场交投趋冷 后市投资主线在哪?
国际金融报·2025-10-2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