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市场整体态势 - A股市场两融余额呈现波动上升态势,逐步靠近2.5万亿元关口,远超历史同期水平并持续创下阶段新高,市场杠杆资金活跃度增强 [1] - 截至10月21日,两融余额合计24442.7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2.7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4272.85亿元,增加140.54亿元,融券余额169.86亿元,增加2.19亿元 [1] - 当日两融交易额占A股交易额比重为11.51% [1] 投资者参与情况 - 截至10月21日,两融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72.7万名,较2024年末的722.78万名有所增加 [2] - 9月份两融新开账户数创年内单月新高,达20.54万户,截至9月末两融账户总数达1528.95万户 [4] 券商业务扩张策略 - 券商通过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降低融资利率等措施拓展市场份额,例如浙商证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华林证券也上调了规模上限 [2] - 行业融资利率普遍由此前的8%下降至5%左右,部分券商已将融资利率压降至4%以下,通过客户数量及业务量增长实现“以量补价” [2] - 业务规模的扩大为券商带来利息及交易佣金收入的双重增长,并助力提升行业竞争力 [2] 券商风险管控措施 - 调整保证金比例成为券商的核心风控手段,例如华林证券自10月13日起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至100% [3] - 券商动态调整个股折算率,对高估值、亏损公司股票的折算率进行下调甚至归零,防止客户以高风险资产作为担保品 [4] - 券商普遍加强对客户担保比例的实时监控,并设置预警和平仓机制,全市场有负债的两融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处于280%的安全区间 [3][4] - 券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闭环监管来控制整体风险波动 [3]
两融余额逼近2.5万亿元关口 券商“扩规模”与“控风险”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