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趋势 - 消费金融行业正经历由助贷新规引发的深度调整,表现为业务规模收缩、资产质量承压和人力成本优化 [1][6][11] - 行业共识认为调整将持续,尚未公布消息的同业机构也可能采取降本措施,没有机构能独善其身 [2] - 行业高速增长时代已过去,短期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呈现震荡向下趋势 [9] 业务模式转型 - 传统高定价助贷模式在助贷新规落地后遭遇挑战,表外业务规模出现断崖式下跌 [1][11] - 消费金融公司正积极寻求新模式,包括加大线上分润助贷资产投放,推进车抵贷、房抵贷等自营业务 [4] - 业务重心从保表外转向保表内,表内外平衡被打破 [5] 资产规模与质量 - 自9月起,多家消费金融机构开始“缩表”,资产和负债规模同时下降 [7] - 表外信贷业务规模首先下跌,随后表内贷款余额也出现下跌 [8] - 全国短期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在9月末为9.83万亿元,较年初下跌3652亿元,跌幅达3.6% [9] - 银行业短期消费贷收缩4754亿元,跌幅为5.2% [9] - 部分消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风险上升20-30%,拨备计提同比显著增加 [11] - 预计未来5个月内行业整体规模可能再有一波下跌,多家机构已下调第四季度放款目标和KPI [11] 人力资源调整 - 行业出现裁员降本趋势,优化重点集中在部分业务部门和中后台部门,已有相关人员被约谈 [1][13] - 裁员降本、绩效收紧、奖金缩水等现象在多家消费金融机构中出现 [1][17] - 行业从过去的人员配备富足转向优化“超额人力资源溢出”,新岗位需求被压缩 [14][15][17] - 机构更加注重“人效比”,对比人均信贷规模、人均营收、人均创利等指标,发现同等业务规模下人员效率差异巨大 [18] - 公司认为在行业低谷期无需过多人力,甚至包括CEO、CRO、COO级别的高管也开始私下找工作 [19] - 预计未来行业内高层变动将越来越普遍 [20] 未来展望 - 从业者预期2025年尚能保住部分奖金,但2026年需要押宝新模式新业态 [3] - 当前策略是先行撤退和缩表,以规避信贷资产风险,预留核销资源 [11] - 预计明年将出现力度空前的坏账核销 [11]
消金下半场:缩表、坏账与裁员降本
搜狐财经·2025-10-23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