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统筹电力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经济日报·2025-10-23 06:09

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 1月至8月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安全韧性水平持续增强 [1] - 全国一二三产累计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0.6%、3.1%、7.7% [1] - 7月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创新高,最高达15.08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亿千瓦 [1] 电力系统保供与韧性 - 1月至7月新增投产支撑调节性电源4000万千瓦,增加跨区输电能力1600万千瓦 [1] - 华东、华中、南方等负荷中心区域通过需求侧响应、有序用电等措施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 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 1月至8月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88亿千瓦,约占新增装机的84% [2] - 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 [2] - 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超过四分之一,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贡献九成以上 [2] 煤电升级与减排 - 煤电实施"升级版""三改联动",提升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水平 [2] - 全国95%以上的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烟气治理技术世界领先 [2] 源网荷储协同发展 - 供给端需集中式与分散式开发并举,强化风光水火储氢耦合互补,提升煤电节能降碳效果 [3] - 需求端需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部门能效提升,优化算力布局,建设零碳园区 [3] - 电网侧需强化跨区互联互济,储调侧需优化新型储能、氢能等规划,推动灵活性资源参与调节 [3] 电力市场机制完善 - 需深入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完善各电力品种参与市场交易的规则 [3] - 需完善峰谷电价、容量电价等政策,以反映清洁电力的绿色价值和灵活性资源的调节功能 [3] 气候韧性电力系统构建 - 需将气候因素纳入电力系统规划、调度、交易、应急管理等环节 [4] - 需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对电力资源评估、电源布局、电网调度的全方位支撑 [4] - 需因地制宜部署备用电源,完善应对极端天气的联防联控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