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提振消费是2025年的重点任务,是关乎经济安全、产业升级与民生福祉的长期战略选择,旨在推动经济向以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要动力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型 [1][2] 消费的战略定位与转型必要性 - 消费是经济增长最基础、最稳定的压舱石,需求更具内生性和稳定性,能为经济中长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 - 加快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外延式增长,转向以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要动力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战略选择 [2] - 经济转型将增强中国经济的自主性、稳定性和韧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消费结构升级趋势 - 居民消费正经历从"量"的满足向"质"的飞跃、从实物型向服务型、从基础型向发展型转变的结构性升级 [2] - 升级体现为对高品质商品和绿色、智能、健康类产品需求的扩张,以及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消费比重的快速上升 [2] -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倒逼供给侧加快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要素资源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集中 [3]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分析 - 中国15岁-64岁劳动力人口基数超9亿人,巨大的人口规模优势意味着微小的消费升级都会产生巨大的总量效应 [5] - 当前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四成,低于同期主要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5] -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为46.1%,低于日本(57.7%)和美国(68.5%)的水平 [6] - 中国居民服务消费中文化娱乐占比仅为3.2%,低于日本的9.9%和美国的10%;金融保险占比也较日本(2.9%)和美国(8.1%)存在差距 [6] - 中国在多数耐用消费品领域,如多数电子产品、家电拥有量等方面,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6] 释放消费潜力的系统性路径 - 需通过收入"夯基"、环境"清障"、供给"升级"、设施"铺路"多措并举,构建供需双侧发力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7] - 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包括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8][9] - 营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消除"敢消费"顾虑,健全现代市场监管框架,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9] - 以创新适配升级需求,创造"愿消费"的供给,包括创新服务消费供给、推动实物消费价值重构、培育新消费场景与业态 [9] - 完善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优化"便消费"场域,通过基建投资为消费创造良好环境,形成"基建促消费"良性循环 [10]
诚通证券研究所李宗光、钟山:激活消费潜能 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中国证券报·2025-10-23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