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行业迈上由大到强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10-23 06:25

行业整体质变 - 光伏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从“政策驱动”向“平价普惠”的质变,通过装机规模、技术迭代、场景融合及电网协同的全方位突破,奠定全球领导地位 [1] - 能源结构转型取得标志性突破,风光首次超过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9] - 光伏行业已成为“碳中和”舞台上的明星,其“廉价、清洁、自给自足”的能源形象完全树立 [14] 制造规模与全球主导地位 - 形成从工业硅到系统集成的全球最完整产业链,各主要环节均有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 [2] - 多晶硅产能从2021年全球77.4万吨增长至2024年339.4万吨,增长近4倍,增长部分几乎全部来自中国,2024年中国多晶硅产能全球占比超过95% [2] - 2024年中国多晶硅产量达182万吨,在全球占比93.2% [2] - 2024年中国硅片产能全球占比96.7%,产量达775.8GW,全球占比96.6% [3] - 2024年中国电池片产能全球占比91.3%,产量全球占比92.3%,前10名企业总产能达804GW,占全球总产能56.4% [3] - 2024年中国组件产能全球占比83.3%,产量全球占比86.4% [3] 技术迭代与效率提升 - 已形成包含PERC、TOPCon、HJT、IBC等多种技术路线的晶硅电池体系 [4] - 2021年新建量产产线以PERC为主,其p型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23.1%,n型电池市场占比约3% [4] - 截至2024年,n型技术路线成为市场主流,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有率高达71.1%,转换效率达25.4% [5] - 异质结电池片市场占比约3.3%,转换效率25.6%;xBC电池片市场占比约5%,转换效率26% [5] - PERC电池转换效率为23.5%,市场占比下降至20.5%,p型电池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 [5] 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 - 截至2025年7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110GW(11.1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30%,全球近半数光伏装机来自中国 [7] - 累计装机容量相较2020年末增长超4倍,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7] - 截至2025年7月底,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223.25GW(约2.23亿千瓦),是2024年同期新增量的两倍以上 [7] - 2024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78GW(2.78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5年5月单月新增92.92GW,同比暴涨388% [7] 装机结构变化 - 集中式光伏占比自2022年开始持续上升,2024年占新增装机57.4%,新增量达159.39GW,同比增长33% [8] - 分布式光伏年新增装机几乎占全部新增装机的“半壁江山”,2024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达120GW(1.2亿千瓦) [8] - 截至2024年底,分布式光伏装机累计达370GW(3.7亿千瓦) [8] 多元化应用与综合效益 - 通过农光、牧光、渔光互补、光伏治沙、离网制氢、海上光伏等模式实现多元价值创造 [10] - 截至2024年底,光伏累计发电量达30962亿千瓦时,换算标煤8.36亿吨,累计减少碳排放21.74亿吨,相当于种植49.62亿棵树 [10] - “十四五”期间产业链企业年产值破万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百万 [11] - 截至2023年,全球光伏从业人数720余万人,中国占比46% [11] - 截至2024年,主要产品制造设备投资总额约7232亿元,按电站投资成本2.9元/W计算,2024年新增投资额8049.5亿元,累计装机投资总额达35977.8亿元 [11] 产业协同与技术外溢 - 光伏设备企业为硅基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设备及原材料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 [11] - 硅材料和硅片企业通过对太阳能级多晶硅改良提质,实现在电子级多晶硅、大尺寸晶圆领域的本土化突破 [11] 政策与市场环境演变 - 行业步入第四次深刻调整周期,国家层面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机制重塑及企业战略转型破解低水平竞争 [12] - 新能源告别固定电价,全面进入市场化电价发展周期 [12] - 当前行业呈现多环节技术升级与成本优化特点,如n型硅料出货占比提升、n型硅片成为主流、电池转换效率提升、组件区域价差缩小等 [1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实现从“成本领先”到“规则领先”、“资本领先”和“系统解决方案领先”的跨越,输出技术、标准、管理和综合解决方案 [14] - 随着“十五五”临近,产业将深化与储能、氢能、数字技术的融合,转向依赖研发创新、卓越运营、市场营销、国际化能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