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与“蓝色牧场”创新融合
项目核心意义 - 中国石化首例LNG冷能低温海水养殖示范项目在青岛LNG接收站运行良好,标志着冷能梯级利用技术实现新拓展 [1] - 项目实现“绿色能源”与“蓝色牧场”在北方地区的创新融合,为LNG冷能梯级利用增添了实用新场景 [1] - 项目为后续更多LNG接收站拓展冷能梯级利用业务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样本 [2] 技术与工艺创新 - 项目将LNG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闲置低温冷能转化为可落地的产业价值 [1] - 采用“水处理与养殖配套工艺体系”,将LNG接收站气化装置排出的“低温无菌海水”作为养殖原水,节约传统海水养殖中海水抽取和初步净化的成本与能耗 [1] - 原水经过六道核心工序处理,以适配冷水高价值鱼类生长需求 [1] - 养殖车间实现全方位视频监控和水质在线检测,并采用生物净化工艺替代部分化学药剂 [2] - 依托LNG冷能稳定释放特性,严格控制水温日变化不超过2摄氏度,每小时变化幅度不超过0.3摄氏度 [2] 资源利用与环保效益 - 形成“取海—用海—净海—归海”的资源循环闭环,养殖尾水经专门净化装置处理后达标外排,避免污染海洋环境 [1] - 项目每天利用冷能相当于节约174度电,二氧化碳减排约100千克 [2] - 项目在实现海水养殖增收的同时,为“双碳”目标落地提供了兼具经济性与环保性的技术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