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产业发展战略 - 新城以杭集高新区为主阵地,通过建设五大专业产业园区(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中国美业港、华东航空谷、扬州数据产业园、未来产业园)推动产业发展,走“园中育链、链上开花”之路 [1] - 实施“165”科创战略,通过特色牌、专业路、创新棋来增强园区活力 [2] - 全域生态保护红线占比过半,发展向“专”求精、向“精”求兴,随着北沿江高铁等枢纽工程竣工,产业布局更清晰 [5] 专业园区发展现状与成效 - 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去年营收达9.8亿元,成为智能电网产业重要引擎,园区内企业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生态 [2][4] - 华东航空谷已集聚近40家单位,包括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沈阳所扬州院,首型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完成验证飞行,低空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2] - 扬州数据产业园内,奥琦玮科技迁入仅9个月开票销售突破5000万元,并带动餐饮数字化生态扎根 [2] - 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度培育机制,56家新招引科技企业已扎根成长,高企总量两年激增158%,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率超80% [4] 重点企业与产能提升案例 - 广华精容能源技术公司专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研发生产,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智能微系统实验室,具备高层次团队、高技术壁垒、高产业门槛、高增长潜力特质 [1] - 中国美业港智能日化产业园内,朵爱智能可视化工厂在120亩用地面积下,年产能达670万件,远超传统车间200万件的产能 [3] - 两面针口腔产品智能工厂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45天,园区提供“一项目一专班”模式,全程代办17项手续 [4] - 支持三笑集团建设绿色智能工厂,园区协调银行提供4000万元贸易融资,并助力攻克PLA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实现“黑灯工厂”全覆盖,120亩土地创造传统厂区5倍产能 [4] 产业服务体系与创新生态 - 园区搭建“产业共性+企业个性”服务体系,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材料检测、工艺研发等打包服务,让近2000家日化企业实现共性技术共享、个性需求定制 [3] - 扬州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凭借省市共建平台优势,简化低空飞行航线审批流程,华东航空谷在8个月内完成从科研培训基地交付到低空服务平台开放的“研发—测试—运营”全链条布局 [3] - 4000亩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区已初具规模,融合“+文旅”、“+物流”、“+政务”等应用场景 [3] - 北部低空经济产业园、智慧能源产业园蓄力起势,协能科技等68家企业构建起新型储能产业生态 [5]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精耕特色产业园区让“上下楼”成为“上下游”
新华日报·2025-10-23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