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1.2万亿港元净买入!科技股在香江又要热闹起来了?
证券时报·2025-10-23 07:31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 OpenAI开发者大会发布多款生态工具、模型升级及硬件合作计划,向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发起全面冲锋 [1] - 中国科技企业如阿里通义千问组建“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团队”,美团推出自研大模型“Longcat”的AI工具,全球科技浪潮由中美带头 [1] - 科技创新进入“中国时间”,以中美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两极格局逐步成型,中国在5G、新能源、商用无人机等领域实现反超 [5][6] 港股科技板块资金动向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规模达443.91亿元,较年初大增214.16亿元 [2]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上市一个多月规模增长逾10亿元 [2] -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港股超1.21万亿港元,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流入额 [3] -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总额突破1450亿港元,腾讯以609.65亿港元回购领衔 [3] 港股市场活跃度与估值 - 港交所年内IPO融资额1920.51亿港元,同比增长233.57%,配售总额2417.72亿港元,同比增长566.69% [3]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标的指数估值(PETTM)为25.49倍,处于发布以来约29.01%分位点 [7] - 恒生科技指数ETF标的指数估值(PETTM)为22.85倍,处于发布以来约24.11%分位点 [7] 港股科技产业分布与优势 - 国内四大互联网巨头占中国AI云服务市场份额比重接近95%,其中三家在港股上市,合计市场份额接近80% [7] -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前三大行业为电子(23%)、传媒(22%)、医药生物(15%),并配置13.16%创新药板块 [15] - 恒生科技指数深度聚焦AI产业链上中下游,成份股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ASMPT、比亚迪及“蔚小理”等智能驾驶龙头 [16] 宏观环境与板块前景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年内或结束缩表,降息预期升温,对美元利率敏感的港股市场有望受益 [2][13] - 恒生科技指数ROE从2022年低点稳步回升,净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利润率呈现向上趋势 [10] - 中国车企出口规模自2020年以来增长10倍,海外市场仍有6倍空间,且外销单车盈利是国内两倍以上 [10] - 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ETF产品总规模从2024年末77亿元增至今年7月末278亿元,增幅达25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