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第三方测评机构“老爸评测”在10月19日发布的视频中,检测出一款肉色护肤品含有禁用成分苏丹红Ⅳ,事件迅速发酵并登上微博热搜[6] - 苏丹红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3类可疑致癌物,并自2007年起被中国明确列为化妆品禁用组分[8] - 检测结果显示,涉事化妆品原料中的苏丹红Ⅳ含量高达1170 ppm,远超痕量水平,高概率指向人为非法添加[9] 污染源与传播路径 - 苏丹红Ⅳ出现在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辣木籽油三种原料的原料组中,推测源头是向品牌提供该原料组的供应商[9] - 涉事原料供应商经网友指认为注册于新加坡的康博Campo Research公司,该公司专注天然植物成分研发[9] - 行业推测,不良原料商为克服天然色素稳定性差、易褪色、成本高等问题,可能非法添加苏丹红等合成色素以提升颜色鲜艳度和稳定性[13] 检测数据与安全评估 - 老爸评测的抽检结果显示,不同产品中苏丹红Ⅳ的检出浓度分别为1.094 mg/kg、0.601 mg/kg、1.982 mg/kg、0.435 mg/kg、1.413 mg/kg[15][16][17][18] - 有行业专家指出,上述浓度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有害物质限值相当,且化妆品经皮吸收与食品经口摄入的暴露途径不同,健康风险需专业评估而非简单类比[15][21] - 尽管短期健康风险可能不高,但因苏丹红Ⅳ为脂溶性物质且经皮吸收效率高,长期使用危害显著,消费者应立即停用疑似产品[21] 行业影响与品牌回应 - 事件涉及超过400个化妆品品牌,引发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信任危机[9][24] - 涉事品牌均回应称其产品已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并完成备案,并已第一时间将涉事产品送检,等待报告出具[22] - 此次事件是近期一系列原料舆情(如油橄榄精华虚假宣传、迪奥添加致敏成分等)中性质最为严重的一起[24] 监管与供应链挑战 - 当前对原料供应商的监管存在挑战,品牌对原料的质量管理多属形式审查,难以发现故意隐蔽添加[27] - 行业专家建议,品牌应与原料端联合定制专属原料,并对中小供应商原料进行抽检,以降低质量风险[27] - 监管存在动态不足,需弥补因监管交叉导致的空白,并将原料中禁用物质的检测提上日程[27] 消费者认知与行业展望 - 消费者不应盲目追求“天然”成分,行业需建立更透明的沟通体系,通过品牌科学传播和KOL合作重建信任[28] - 品牌若确认产品存在问题,需第一时间公布结果、召回下架产品,并全链路排查追溯违禁成分来源[28] - 行业健康安全的底线是必须坚守的必答题,而非可权衡的选择题[29]
被印度公司坑了?苏丹红事件真相
 36氪·2025-10-23 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