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布与功能 - OpenAI于10月22日正式发布首款AI浏览器ChatGPT Atlas,产品定位为以ChatGPT为核心、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浏览器,旨在提供更个性化和颠覆性的上网体验[1] - 浏览器核心功能包括上下文聊天侧边栏,允许用户在不离开当前页面的情况下与ChatGPT对话,例如在Gmail页面上优化邮件措辞[4] - 浏览器记忆功能为可选,开启后ChatGPT能记住用户浏览过的网站和内容关键细节,以提供更具个性化和上下文关联的回答,此功能为用户账户私有且用户拥有完全控制权[6] - 智能体模式是核心功能,允许ChatGPT在获得用户授权后代替用户执行操作,如根据食谱自动在生鲜电商平台下单,该功能目前仅以预览版形式向付费用户开放,Plus订阅用户每月任务限制为400次[6] 市场竞争与影响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在发布消息后的周二盘中一度下跌近5%,市场解读此为OpenAI首次从应用层进入互联网终端,正式挑战谷歌Chrome的霸主地位[1][2][4] - 全球AI浏览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45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约768亿美元[11] - 截至2025年9月,谷歌Chrome在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约为70.25%,微软Edge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1.8%[13] - 市场竞争激烈,初创公司Perplexity于今年7月推出AI浏览器Comet,微软Edge更新Copilot模式,Opera推出AI助手Aria,苹果计划于明年春季推出自研AI搜索工具,谷歌也计划将Gemini模型深度集成到Chrome中[11][12] 公司战略与商业化 - OpenAI组建了包括前Chrome工程师在内的团队来打造ChatGPT Atlas,公司认为人工智能为重新思考浏览器意义提供了十年一遇的机会,目标是让用户从手动操作网页转向告诉AI做什么[4][9] - 通过打造浏览器,公司可获取完整用户上下文为通用人工智能积累数据,并将每周活跃用户超8亿的ChatGPT用户更紧密地绑定在自身生态内,直接掌握流量入口,为未来商业化铺平道路[10] - 有分析师指出,将聊天功能集成到浏览器是OpenAI切入广告业务的先兆,可能从谷歌夺取部分搜索广告份额[16] - 公司在10月初48小时内接连推出“即时结账”功能和独立社交应用Sora App,挑战亚马逊和Meta,10月中旬又宣布计划在2025年12月对成年用户有条件开放“成人内容”生成权限[1][17][20] 财务压力与运营挑战 - 尽管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43亿美元,但同期研发支出激增至67亿美元,预计今年现金消耗将高达85亿美元[17] - 公司正计划建设总功率达17吉瓦、总投资额预计约8500亿美元的超级AI计算设施,并设定了尽快实现130亿美元年收入的短期目标[17][18] - 欧洲用户对ChatGPT的支出出现停滞,过去四个月在欧洲主要市场保持平稳,尽管每周活跃用户达8亿,但付费用户仅为2000万,自5月起欧洲消费者支出已停滞[21] - 产品面临平台限制,目前仅支持搭载M系列芯片的Mac电脑,将Windows和手机用户暂时排除在外,且智能体模式在执行复杂任务时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升[8][9]
重磅应用密集上线,同时“硬刚”谷歌、亚马逊和Meta,OpenAI急了?今年要“烧”85亿美元
36氪·2025-10-23 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