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模式优化 - 大兴机场独立平行仪表进近试验运行于10月22日正式启动,允许航空器在平行跑道上同时进近且无需配备规定的侧向间隔 [2][3] - 该模式是提升机场高峰时段容量的重要手段,此前已实现35L与35R跑道隔离运行以及取消01L/19R与11L跑道间的起降窗口约束 [3] - 推动该模式是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撑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发展的必然选择,旨在现有空域结构下释放运行潜能并为未来流量增长预留空间 [3] 安全与筹备工作 - 试验运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4周且对天气要求更严格,之后过渡到第二阶段 [3] - 筹备工作长达数月,完成了自动化系统NTZ区域划设与参数调试,并开展了覆盖全员的专项培训,人均受训达4小时 [4][5] - 项目组进行了两轮系统安全评估,通过设立DAIW告警区、强化间隔标准等措施将风险等级降至可接受范围 [5] 预期效益与成功案例 - 首都机场自2024年9月11日实施外侧跑道独立平行仪表进近后,向北运行平均小时保障架次从45架次/小时提升至50架次/小时,容量增加11% [6] - 该技术革新可减轻管制工作负荷、提高空管服务品质、缩短航班飞行时间并为航空公司节约燃油 [6] - 据《容量评估报告》预测,试验运行将为负责大兴机场落地航班指挥的五边扇区带来显著的静态容量提升 [6] 行业影响与推广 - 此次试验运行吸收了首都机场自2018年以来在特殊独立平行仪表进近方面积累的经验,验证了该模式在中国繁忙终端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6] - 终端管制室与成都终端就交叉跑道构型下的独立进近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实现了先进运行经验的跨区域融合 [6] -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全国繁忙终端区交叉跑道机场推广独立平行仪表进近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7]
华北空管局助推“空中国门”运行质效提升
中国民航网·2025-10-23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