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融合趋势 - 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正在拓展行业边界,催生新趋势、新模式与新生态 [1] 高科技企业融资挑战 - 高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特征,以人力资本为主,缺乏可抵押资产,导致传统信贷手段难以有效对接,融资难度高 [5] - 金融机构对高科技企业的业务模式、成长前景和盈利能力了解不足,导致风险定价偏保守 [1][5] -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高科技企业“融资贵”问题的根本原因 [5] 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 企业需展示清晰的产品前景和独到的技术优势,让金融机构看到其潜力 [5] - 保持财务透明,使所有投入都能清楚对应到研发或业务中,以建立信任 [5] - 通过“讲故事”让外部投资者在较短时间内理解业务模式和发展逻辑,但关键在于持续兑现承诺 [7] - 真正有效的“讲故事”是一个讲一个故事、兑现一个故事的良性循环过程,有助于在投资者心中树立可靠形象并积累声誉 [1][7] 公司治理与制度建设 - 稳定透明的治理结构能让金融机构相信公司值得托付,董事会成员需专业、有责任感且有声望 [5] -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应齐头并进,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2][9] - 许多高科技企业过于专注科技创新而忽视制度建设,Open AI的管理层危机案例警示了治理短板可能成为发展瓶颈 [2][9] - 对于依赖股权融资的高科技企业,稳健的公司制度是吸引资本的必要条件 [8][9] AI领域投资热度与风险 - AI是当前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资金和关注度快速涌入 [11] - 历史规律显示,资本市场面对新兴技术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AI领域信息高度不对称易加剧市场非理性情绪 [11] - AI产业未来发展将经历阵痛和残酷洗牌,当前社会总体投入规模所承载的资金体量并非所有产业都能完全消化 [11] - 资本逐利天性与创业者迎合市场偏好的互动使得泡沫生成几乎不可避免 [11] 上市科技企业的长期发展 - 部分企业将IPO视为退出渠道以实现资本化收益,导致上市后出现业绩和创新“变脸”现象 [12][13] - 上市后研发投入下降和创新产出减少将削弱长期盈利能力,引发资本市场担忧并导致后续融资成本上升 [13] - 企业应将上市作为长期发展的起点,坚持长期主义,持续投入研发并保持创新能力,以建立稳健声誉和投资者信任 [13]
人大金融学教授郑志刚:讲好故事、兑现故事,科技企业才能赢得资本市场信任
新浪财经·2025-10-23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