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半导体材料迎黄金窗口期
搜狐财经·2025-10-23 12:03
产业发展历程与河南贡献 - 河南在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1966年洛阳单晶硅厂作为中国首个引进全套技术的单晶硅企业诞生,设计年产能为多晶硅2.4吨、单晶硅1.4吨 [3] - 2005年洛阳中硅高科技公司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与洛阳单晶硅厂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有深厚合作渊源 [3] 当前产业形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700亿美元,中国大陆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其关键电子材料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1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0% [4]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半导体级硅材料国产化率已超过50%,抛光液等材料国产化率突破30% [4] - AI算力、新能源汽车等终端需求为上游材料企业创造了倍数级增长机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SiC)、氮化镓(GaN)正加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 [4] - 产业发展面临挑战,12英寸大硅片、高端光刻胶等核心环节国产化率偏低,全球供应链存在不确定性,核心技术与人才竞争激烈 [4]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强化基础研究与前沿布局,提升硅基材料品质与成本竞争力,并提前部署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二维材料等前沿方向 [5] - 需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材料、设备、工艺紧密协同,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鼓励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 [5] - 应拥抱绿色与智能化趋势,推进材料生产绿色低碳转型,利用AI大数据加速材料研发与产业化 [5] - 需构建坚韧的产业人才链,完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