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定价行为 - 淘宝平台部分商品在“双十一”活动期间价格不降反升,例如某款商品促销前售价为279元,活动期间价格上涨至299元 [1] - 部分商家在“双十一”前频繁调整价格,消费者若无专业比价工具,容易在促销活动中蒙受损失 [1] - 平台对报名“双十一”的商品进行管控,如发现商家为开展大促故意“先涨后降”,将要求其限期整改,拒不整改者将面临警告、扣分、降权等处理 [2] 商家定价策略与平台监管 - 淘宝客服坦言,部分商家频繁改价并在活动期间临时加价的行为确实难以彻底杜绝,目前尚无较好解决方案 [3] - 有消费者反映“双十一”促销期间,某些商品的预售价格反而不如直接购买划算 [3] - 商品定价由商家自主设置,但平台会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 [2] 价格欺诈的法律界定 - 先涨价后降价的行为若没有正当成本增加等原因,仅为了营造降价假象,则可能涉嫌价格欺诈 [4] - 若商家在涨价后降价过程中故意模糊原价定义,或无法提供原价交易票据等证明材料,也可能被认定为价格欺诈 [4] - 价格变动在合理市场波动范围内且不存在欺骗故意的,一般不认为是价格欺诈 [4] 消费者维权途径 - 遭遇价格欺诈时,消费者应截图保存价格变动前后的商品界面、消费凭证等证据,向电商平台或消费者协会举报并索赔 [4] - 若与商家协商无果,可向购物平台投诉,平台会根据双方证据进行调解 [5] - 平台介入后仍无法解决问题,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寻求法律帮助,如向法院提起诉讼 [5][7][8] 霸王条款与特殊情形 - “预售商品不退”、“特价商品不退不换”、“平台拥有最终解释权”等提示属于“霸王条款” [6] - 定制物品、鲜活物品、报刊、在线下载的音像制品及软件类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6][10] - 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时,退换货不受7天时间限制,需根据国家三包规定或商家质保期限处理 [10] 定金支付规则 - 由于消费者自身原因(如后悔或忘记支付尾款)导致交易未完成,消费者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9] - 消费者支付定金后若商家违约,消费者可要求商家双倍返还定金 [9] - 因平台系统故障导致消费者无法支付尾款,消费者可要求返还定金 [9]
“双十一”先涨后降?平台回应!律师:这些情形可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