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与总体成效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推动股权投资和并购贷款试点落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 - 2025年以来青岛地区科技贷款较年初增速达到11%,科技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8%,金融支持对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 [2]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 指导银行保险机构通过设立科技专业支行、建立科技金融中心等形式,打造专业队伍并优化审批流程,针对性满足科技型企业需求 [2] - 加力研发数字化经营工具,运用多维数据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高科技金融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实施差异化不良容忍度制度 [2] - 研发丰富科技金融特色产品,不断完善与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相适应、覆盖科技创新全流程的产品体系 [2] 股权投资试点进展 - 自2024年9月试点政策发布以来,青岛推动建立四项机制,实现五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基金签约落地 [3] - 目前青岛共签约8只基金,意向总金额152.2亿元,其中农银投资、工银投资完成2只基金注册,注册规模共计12.2亿元 [3] - 农银投资完成省内首笔智驾芯片领域8000万元投资,实现“资金链”对接“创新链” [3] 并购贷款试点成果 - 自2025年3月试点政策发布以来,青岛金监局全面摸排近9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购融资需求,一企一策进行政策适用研究 [4] - 试点政策发布一周内即推动首批两单试点业务落地,效率居全国第二 [4] - 截至9月末,青岛已授信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23笔,授信金额91.3亿元;放款20笔,金额合计67.59亿元 [4] 科技保险创新与银保联动 - 2025年2月青岛市落地全国首单专利密集型产品责任保险,针对专利侵权风险及产品缺陷提供全链条风险保障 [5] - 2025年8月落地全国首批专利产业化综合保险,提供专利实施失败损失、被侵权损失、侵权责任三大保障 [5] - 青岛市首单“科技研发贷款+研发转化保险”及首单“中试贷款+中试保险”保贷联动业务落地,银行融资与保险保障相结合 [5]
推动加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设 构建科技型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
金融时报·2025-10-23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