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国际:车端应用加速 固态电池产业链有望迎来变革
智通财经·2025-10-23 15:01

文章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具备显著优势,其产业化进程正在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下提速 [1] - 固态电池产线设备作为产业链先行环节,将率先受益于技术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替代需求,市场空间有望快速增长 [1][2] - 建议优先关注干法电极、等静压等新增设备需求以及叠片、激光切割等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的设备环节 [1][6] 固态电池发展驱动力与市场前景 - 2024年以来,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将固态电池列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方向,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支持研发和产线建设,形成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格局 [1] - 产业链内部协同效应增强,设备和材料厂商积极推进量产,验证和量产进度逐步加快 [1] - 设备投资是产业落地前置环节,订单和收入确认早于整车放量,当前产业整体处于中试向产线能力建设过渡的阶段 [2] - 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达40亿元,其中半固态电池设备38.4亿元,全固态电池设备1.6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至1079.4亿元 [2] 固态电池产线设备技术变革 - 前段设备新增干法电极设备需求,中段设备中叠片机渗透率有望提升以适应多层固态结构,等静压设备将成为产线标配 [3] - 后段设备中注液工序取消,分容化成设备迎来性能和参数升级 [3] - 固态电解质高温稳定性提升导致工作温度上限更高,对热管理要求提升,将带动电池包结构件变化和隔热材料用量增加 [4] - 固态电池需要在电池包层级进行电芯加压以确保性能发挥,相关加压设备和材料有望受益 [4] 设备厂商发展关键与投资建议 - 固态电池新工艺在材料体系、制程复杂度和稳定性要求上门槛更高,设备从研发到稳定量产需要较长验证周期 [5] - 需关注设备厂商批量交付和验证进展,优先完成设备验证和获得订单的厂商将率先享受产业化红利 [5] - 固态电池专用设备是产业化过程中的确定性红利,具备高成长性、高护城河及价值链重构机会 [6] - 建议关注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宏工科技、先惠技术、纳科诺尔、利元亨、海目星、德龙激光等设备厂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