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市场现状 - 市场利率下行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截至10月16日,80余只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跌破1% [1] - 尽管收益下降,货币基金总规模实现增长,截至今年8月底规模约为14.81万亿元,较去年年底的13.61万亿元增长1.2万亿元 [3] - 在全市场960只货币基金ETF中,年初至今收益超过1%的仅17只,占比不到2%,收益水平甚至不如银行定存类产品 [1][2] 货币基金规模增长矛盾原因 - 在广谱利率持续走低背景下,居民流动性诉求提升但风险偏好处于低位,货币基金因门槛低、风险低、流动性高成为稳健投资者主要选择 [6] - 近期权益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强,部分资金出于过渡需求暂时投向货币基金 [6] - 一些货币基金与购物场景结合,迎合年轻人投资消费偏好,进一步推动规模增长 [6] 短债基金作为替代选择 - 2025年以来短债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稳定在2.8%-3.2%,最大回撤不足0.3%,远超货币基金收益 [7] - 短债基金将非现金资产的80%投向剩余期限不超过397天的债券资产,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小、流动性强 [7] - 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自2006年7月31日发布以来,连续19年实现年度正收益,年均涨幅介于0.65%—6.13% [7] - 长城短债A和鹏华丰恒A在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端排名靠前,规模位列TOP20,多维度表现较为出挑 [9][10] 红利资产作为替代选择 - 中证红利指数今年上半年收益率维持在4.5%左右,波动基本控制在15%以内,相对于货币基金与银行定存更具吸引力 [11] - 中证红利指数行业分布相对均衡,前三大行业金融(25.2%)、能源(19.4%)和工业(19.3%)合计占比63.9% [11] -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515180)规模超85亿位居首位,招商中证红利ETF(515080)规模超过70亿,均为跟踪该指数的重量级产品 [12]
货币基金迎来“破1”时代!稳健投资者还有哪些备选项?
搜狐财经·2025-10-23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