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决定与时间线 - 香港联交所宣布取消上坤地产上市地位,生效时间为2025年10月27日上午9时 [1]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暂停买卖,因未能在2025年10月1日前履行复牌指引而被除牌 [1] - 上市委员会作出退市决定的直接原因是公司未能在截止日前达成复牌条件 [3] 退市直接原因 - 退市导火索是未能按时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和年报,导致股票自2024年4月2日起停牌 [2] - 年报延迟原因包括核心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员工离职,以及审计材料准备不足 [2] - 尽管联交所发出复牌指引,公司仍未能公布所有未刊发的财务业绩,包括2023年及2024年年报 [2] 市场表现与债务危机 - 停牌前股价报0.013港元/股,总市值仅2694.82万港元,与上市初期开盘价2.28港元/股和总市值45.6亿港元形成鲜明对比 [3] - 2022年11月因一笔美元票据交换要约未获足够持有人同意引发违约,导致2023年到期的13.5%优先票据交叉违约 [3] - 2023年1月因未能偿还1.602亿美元本金及利息,发生债务违约 [3] 财务业绩恶化 - 营收从2021年的83.4亿元骤降至2022年的30.34亿元,同比下滑63.61%,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9.12亿元 [6] - 合约销售额从2021年的248.4亿元降至2022年的82.9亿元,2023年又降至30.1亿元 [6] - 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2.5亿元转为2022年巨亏19.37亿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3.54亿元 [6] 扩张模式与债务压力 - 公司在2020年上市前一年新增24个项目,耗资超百亿元,上市后2021年新增24幅地块 [4] - 快速扩张导致债务高企,截至2023年6月末,未偿还借款总额高达约103.48亿元,而现金及等价物仅约7.48亿元 [6] - 为缓解压力出售项目股权,如出售郑州上坤置业60%股权及杭州上坤置业全部股权,但仅获现金339万元和3345万元,相对于百亿债务资金有限 [6] 内部管理与人员变动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1年的1083人缩减至2023年上半年的525人,持续裁员优化 [7] - 2023年至今多位董事会成员辞任,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目前董事会成员仅剩两人 [7] - 高管层频繁变动与业务收缩及持续亏损有关 [7]
市值曾达45亿港元的上坤地产,上市不到五年即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