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通告全球:中美新一轮谈判将于10月24至27日在吉隆坡举行,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搜狐财经·2025-10-23 18:44
谈判的战略背景与核心议题 - 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吉隆坡举行,由何立峰副总理率团,被外媒形容为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对话,引发全球市场紧张[1] - 谈判本质是新兴力量与守成力量关于发展权的争夺,美方动作直指阻止中国产业升级,涉及芯片禁令、新能源车及生物技术限制[3] - 全球市场反应显著,美股科技股、欧洲汽车股及东南亚半导体板块均受冲击,全球供应链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影响企业订单和利润[3] 中方的谈判立场与核心优势 - 何立峰副总理挂帅释放中方有诚意谈但绝不轻易让步的信号,其拥有主导国家级战略的宏观视野和底线思维[5] - 中方底气源于核心技术自主化,例如华为5G和比亚迪新能源车在芯片制造、工业软件等领域取得突破[6] - 供应链主动权在疫情后得到强化,中国制造成为全球稳定器,同时14亿人的大市场是吸引外资和谈判议价的硬筹码[6] 谈判的关键关注领域与潜在突破口 - 关税壁垒是否在农产品、能源等非敏感领域先破冰,例如美国大豆和中国家电互相降低关税,可为市场带来信心[8] - 高科技领域能否出现松动,例如允许部分中低端芯片出口或放宽对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科技公司的审查,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构成利好[9] - 新能源、金融等领域能否找到共识,例如在互认标准、扩大准入方面合作,可为双方企业带来实际利益[10] 谈判的全球影响与市场关联 - 东南亚国家依赖中国产业链和美国市场,谈判顺利将促进区域供应链稳定,使其工厂获得更多订单[12] - 欧洲企业如空客、宝马、大众在中国有庞大市场,在美国有技术合作,期望双方各退一步以避免企业成为牺牲品[12] - 发展中国家经济依赖大宗商品出口,中美谈判若稳定全球需求,将有助于缓解其通胀压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