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哲学与决策框架 - 投资被视为一门艺术,融合严谨基本面分析与基于数十年经验的直觉,决策高度依赖与团队的持续对话[1] - 创始人亲自做出超过95%的投资决策,通常在完成正式投资备忘录前就开始建仓,以抢在市场价格变动前提早布局[2] - 决策流程基于风险回报的综合考量,投资组合管理被比作不断进行“播种”与“收获”的“生命体”,目标是当前投资在18个月后获得回报[12] 基金业绩与策略概览 - D1 Capital在2024年以高达52%的收益率在对冲基金业绩榜中拔得头筹,公司管理约250亿美元资产[1] - 资产管理规模约250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为私募股权投资,其余为多空策略的公开市场投资[6] - 基金采用长达三至五年的投资视野,应用严格的自下而上基本面分析,完全不依赖量化模型或电脑程序指导交易[6] 做空策略演变与风险管理 - 2021年初GameStop事件迫使公司在“最糟糕的时机”平仓空头头寸,教训在于传统模型未能预测散户驱动的集体轧空[3] - 做空策略重塑为核心“极度分散化”,从集中持有8个空头头寸转变为持有40个更小规模的头寸,以确保无需被迫平仓[16][17] - 做空目标细分为四类:“故事股”、存在“真实长期价值风险”的公司、因竞争劣势持续丧失市场份额的公司以及周期性“过度盈利”的公司[3][19] - 风险管理必须发生在事前,通过调整头寸规模确保股票上涨时无需平仓,事后风险管理被视为破坏资本[3][8] 行业观点与投资主题 - AI热潮仅相当于“互联网的1997年”,当前AI股尚未泡沫化,英伟达以20多倍的预期市盈率交易在合理范围内[3][21] - AI驱动的电力需求将在未来20年内以每年4%的速度复合增长,而过去20年这一数字为零[3] - 燃气轮机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因主要生产商天性保守不愿迅速扩张产能,无法满足AI带来的能源需求激增[8][20] 组合构建与人才战略 - 每位分析师必须维护“模拟投资组合”,其年度表现直接与薪酬挂钩,以避免“事后诸葛亮”[12] - 公司几乎只招聘没有公开市场股票投资经验的人,尤其是来自私募股权行业的分析师,认为可教其选股而改变固有投资习惯困难[11] - 新员工通常需要三年才能真正做出贡献,需要五年才能判断是否具备顶尖投资人所需的“商业嗅觉”或对工作的极度热爱[11] 案例反思与经验总结 - 公司犯过的最大错误是过早卖出像Costco这样的优质公司,因股价短期上涨50%导致远期内部收益率显得不再诱人而理性离场[7][8] - Netflix是“不该犯错”的案例,团队正确判断出巨额内容投入将构建强大护城河,但最终未能长期持有,错失坚守优质资产的机会[9][10]
知名“老虎系基金”D1 Capital的“投资艺术”:投资回报主要源于估值扩张而非单纯盈利增长,做空的核心在于识别四类潜在目标
华尔街见闻·2025-10-23 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