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观点 - 2025年双11标志着电商行业竞争从“价格战”和“流量战”正式迈入“技术战”的全新阶段,AI成为核心竞争维度 [3] - AI在电商生态中从“配角”升级为“关键主角”,其全面落地将深刻影响未来数年的行业竞争格局 [6][7][8] - 算力、数据和模型三个层面的技术成本下降及性能提升,推动电商行业AI应用从“小范围试水”进入“规模化价值兑现”阶段 [6] 平台AI战略与功能对比 - 天猫淘宝推出6款AI导购应用,包括“AI万能搜”、“AI帮我挑”、“拍立淘”、“AI试衣”等,形成覆盖购物前、中、后全流程的协同生态体系 [8][15][16][17] - 天猫淘宝的AI战略呈现“用户中心主义”特征,其自然语言交互能力使搜索从“信息检索”升级为“决策辅助”,例如“AI万能搜”能理解“猫狗双全的家庭用什么猫砂盆”等模糊需求 [15][16] - 京东消费端最直观的AI体现是“京东京言”AI导购,功能与淘宝“AI万能搜”相似,例如输入“便携充电宝哪个支持快充且安全”可快速获得推荐 [17] - 抖音的AI电商思路与传统平台不同,其核心突破在于将豆包大模型打造为电商流量新入口,用户输入需求可一键直达抖音商城,形成“内容+AI+电商”的融合模式 [17][21] 技术变革与商业模式演进 - 大模型正从“辅助工具”向“购物入口”转变,通过自然语言交互降低购物决策门槛,实现“对话式购物”,例如用户只需对话表达需求,AI即可完成从需求理解到下单支付的全流程 [21] - 大模型入口能实现更精准的需求捕捉,通过日常对话洞察用户潜在需求,创新“无意图购物”场景,例如用户聊天提到“最近睡眠不好”,系统可主动推荐助眠产品,此类被动推荐转化率更高 [23] - AI对电商的长期重塑将回归“以人为本”的内核,在消费端让AI成为用户的“专属购物顾问”,在商家端用AI构建“智能经营大脑”,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决策 [23] 消费者体验与效率提升 - AI工具旨在降低用户决策时间,提高成交效率,在购物各环节中提升决策效率,例如“拍立淘”拍摄商品即可快速找同款并比价,“AI清单”可根据个人需求定制化罗列品类 [8][17] - 目前AI在比价这一重要决策链条上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用户想用低价买到心仪产品仍面临挑战 [18]
今年双十一,AI集中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