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布与市场叙事 - Figure 03于2025年10月10日亮相,通过一镜到底的家庭场景视频展示流畅自然的动作,如轻放碗盘、叠枕头、避开宠物、取笔记本,具象化生活感,实现从实验室产品到未来生活可见样本的转变[2][3][7] - 特斯拉Optimus V3在2025年9月仅放出金色外壳与爆米花演示片段,强调为V2.5版本,未公开亮相,叙事聚焦工程逻辑如AI芯片、执行器、供应链,难以转化为公众直观感知的故事[2][3][13] - Figure代表的新派公司选择用语言唤醒机器,让其理解人,而特斯拉等老牌玩家则用钢铁和算法打磨可靠身体,2024年春天Figure 02接入OpenAI模型后,人形机器人首次在公众视野变得有生活气[7][8] 技术路线与研发进展 - Figure 03搭载自研Helix模型,能理解语言、视觉与动作关系,指尖感知3克压力,手掌嵌入小型摄像头实现近距离识别,外层包覆多密度泡沫和柔性织物防止接触压迫[8][9] - 特斯拉Optimus团队在2025年初放弃动作捕捉训练,改为纯视频学习,让机器人看人类任务后模仿,同时关闭Dojo训练中心,整合AI5与AI6芯片架构,全部资源投入算力与控制系统[11][13] - 机械手制造是特斯拉最大挑战,马斯克承认其难度介于Model X与星舰之间,因人类手部复杂结构难以复制,供应链中执行器生产严重滞后,大量机体未安装前臂和机械手[17] 生产能力与规模化布局 - Figure在2025年3月启用BotQ制造工厂,首条产线年产12000台人形机器人,实现从手工组装到流水制造的转变,同步启动Project Go-Big数据集工厂,用成千上万台Figure 03采集日常任务数据[9] - 特斯拉原定2025年生产5000至10000台Optimus的计划已推迟,马斯克表示2026年第一季度展示生产意图原型,年底建设百万单元生产线,但当前规模化投产仍停留在实验室层面[15][17][19] - Figure在2025年9月完成10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达39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人形机器人企业,而特斯拉因多线业务并行,资源分配需兼顾AI架构、能源网络等整体容错空间[19][25] 公司战略与资源聚焦 - Figure是唯一聚焦公司,押注全部资源让人形机器人进入现实世界,没有其他业务线或资产包袱,快速打通研发、生产、数据三条线[19][20][21] - 特斯拉作为多元化企业,马斯克需为整体AI架构、能源网络、芯片体系留出容错空间,不能让人形机器人未完成产品成为股价风险,导致新产品进度阶段性滞后[25][26] - 马斯克设想全球人形机器人达100亿至300亿台,特斯拉占10%即年产1亿台,目标价2万美元,但2025年语气转为克制,仅称原型机在办公室走动,未实现2023年预期的数千台工厂投入使用[15]
54岁的马斯克,卷不过39岁的机器人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