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新规执行近一月 机构合作名单更新进行时
中国经营报·2025-10-23 22:38
监管要求与合规进展 - 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需对平台运营及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通过官方网站和应用程序披露并动态更新合作名单 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2] - 已有超过20家城商行和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陆续披露了在营销获客、增信服务及贷后催收领域的合作方名单[2] - 金融机构正加速合规 从动态调整合作名单到收紧准入标准 非持牌助贷平台与互联网科技公司亦同步跟进 在信息披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调整[1] 合作名单管理动态 - 金融机构及时更新合作名单 例如有华东地区机构在7月4日披露名单后 于8月15日再次更新 并在合作机构退出后第一时间进行名单调整[2] - 助贷平台积极协调确保双方披露的合作名单一致 有贷款规模约300亿元的助贷平台要求资金方立即处理披露不一致问题并更新名单[1] - 对于已无在贷担保合作的过往合作机构 消费金融公司也及时对合作名单进行了更新处理[2] 市场参与者与合作偏好 - 资金方在合作机构选择上以合规安全为主要考量 倾向于选择有生态、有流量的互联网场景平台以及头部知名助贷平台[3] - 头部知名助贷平台的在贷规模至少达到300亿元以上 部分甚至超过500亿元[3] 利率定价与商业模式变化 - 商业银行需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 确保借款人单笔贷款的综合融资成本符合相关规定[3] - 过去行业中粗放的模式 如通过引入两家融资担保公司分拆费用的“双融担”模式及会员费等 在新规下已不可持续[3] - 助贷平台加强配合持牌机构的利率压降工作 对于24%以内资产的资金成本 目前整个市场的资金成本介于3.5%至4.5%之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