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看山东”之东营:四位一体构建“粮安”新格局
中国发展网·2025-10-23 22:47
储备安全保障 - 地方储备粮规模超过省核定规模3.5万吨,品种由单一转向多品种,包括小麦和玉米[1] - 15.1万吨绿色仓储建设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提升了仓储能力[1] - 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领先,拥有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2个,省级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杆库1个,省级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比例达100%[1] 粮油市场调控与流通 - 统筹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利用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进行融资增信以提振市场活力[2] - 应急保障体系健全,设立应急储运企业18家、应急加工企业11家、应急配送企业7家、应急供应网点76家、应急保障中心8家,其中3家为省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2] - 实行云上动态监管,通过“智慧粮库”对政策性粮食购销存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监管,覆盖数量、质量、温度、湿度、虫害等数据[2] 监管执法与行业治理 - 深入开展“铁拳行动”等执法检查,实行信用分级监管,维护粮食市场秩序[2] - 结合世界粮食日等活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举报奖励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共治[2] 产业优化与企业发展 - 积极争取产粮大县资金,支持储备粮库绿色仓储升级改造,为全市17家粮油企业申报农业生产用电[3] - 实施“人才兴粮”战略,培养大量技术人才,包括全国粮食行业技能拔尖人才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5人、市级技术能手7人,并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3] - 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交易大会和品牌推广活动,3家企业产品被评为“齐鲁好粮油”产品,8家企业共12个产品被评为山东“放心粮油”产品,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突破12亿元[3] - 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产业集中度提升[3]